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实现了由降转升,由负转正的稳步复苏态势,展示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湖北武汉,曾经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如今,这里,生产生活正加速回到正轨。阳逻港三期码头,作业量逐月攀升,物流大动脉正在恢复。东风本田的生产线上,每5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日产3000辆,产能回到了峰值。武汉光谷,一家激光设备研制公司,投资1.8亿,启动了新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建设。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志刚:整个的市场需求还在,我们非常有信心。
企业的信心回来了,湖北的经济活力也回来了。疫情冲击下,用电量在2月极速下跌,从5月开始恢复正增长。三个月时间,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同时,协同各方力量,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消费等多个方面,一揽子政策全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从深度下挫,到向上反转,看湖北知全国。从一季度负6.8%到二季度正3.2%,中国经济承压前行,迎难而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光普:疫情的冲击叠加世界经济的衰退,对我们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季度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出现了一个负6.8%的这样的一个负增长,这个幅度在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
前所未有的冲击,前所未有的艰难。既要防控疫情,又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对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谈何容易。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为中国经济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短期和中期的衔接,疫情救助、经济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的这种衔接,进行了重要的定位,在战略层面上和战术层面上都结合的非常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在大国经济中率先复苏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优势。
方向明确,一系列政策措施务实精准。今年,中央安排1万亿财政新增赤字、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县市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持续推出助企纾困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加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将为企业再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陈玉宇:这些政策,都是非常准确地观察和诊断中国经济现象当中的本质问题,很有针对性。这是一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的时候,非常有远见、有洞察力的政策出发点。
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住了基本盘,实现恢复性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释放蓬勃动力,新的发展动能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能量。在山东,5G基站迎来安装的高峰期,今年新开通5G基站就要超过10000个。在安徽,智能化成为工厂里的新风尚。今年,安徽全省技改投资将比去年增加10%。在海南,121个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81亿元,深化开放的政策措施正加速自贸港的建设。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国经济必将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评论 3
农民爱吃KFC 2020-07-20
5g势将引领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
fm994254 2020-07-20
加油,雄起!
fm994254 2020-07-20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