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全国收集古代建筑构件 宜宾村民搭出“古宅”自称值亿元

封面新闻 2017-11-02 16:40 66860

封面新闻记者 毛玉婷

四川宜宾一座小村庄,深山中,一座古宅由大红和金黄调色而成,雕龙画栋、飞檐翘角、楼高3层,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吸引不少人专程驱车来看。

它的主人当地村民杨跃宣说,古宅从去年6月开始修建,材料是他十年间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古代建筑构件,就雕花木门就有999扇,多数来自明清时代。他将这座古宅命名为“杨府”,他自称,修建它,他花了上亿元。

今年夏天,古宅经媒体报道后走红。11月2日,杨跃宣说,现在,古宅每天迎客数百人,天气好时,甚至上千人。曾经有一天,接待了3千人。他遇到过广东、台湾人专门“打飞的”而来,还有一位参观者接连两天待在古宅里细细考究。如今,他请来了7个工人日日看守,每月各项维护成本需要近3万元。

上万原件拼成古宅

999扇门来自全国各地

杨跃宣的“杨府”火了。走进宜宾市筠连县双腾镇柏胜村,随口一打听“杨府”,村民就会指给一个抵达的方向。在这个距离筠连县城30公里的小村庄,记者遇到不少高档轿车,一打听,果真是为了看“杨府”的。

穿过绿树丛荫,来到一座刷成了金红相间的古宅前,望着一个牌坊上端正地写着“杨府”,喊一声“老杨”,杨跃宣便呵呵大笑地走来了。

杨跃宣说,“杨府”由上万件古建筑材料搭成,仅雕花木门就有999扇,来自全国各个地方,99条龙、99只凤“藏”在建筑的墙面、横梁上,主要来自河南。其中,他认为最有意思的,是一楼门上部的匾幅,四个方位上各刻有一条龙,“很是吉祥”,这是从西安收藏而来的。

在二楼和三楼,摆着9张杨跃宣眼中的贵妃床、太子床、公主床和将军床。他说,其中两张明代床是石家庄的朋友送的,雕凤的是妃子床,雕龙的是太子床。太子床旁,一个挂着秃鹫的梳妆台,则来自西藏。

原件来自41个民族?

专家称有待考究

在“杨府”里,可以看到一张张A4纸,用钉子钉在了门边,床边,梳妆台边,上面除了介绍物品来自哪个民族,收藏于哪个年代,还介绍了该民族的风俗。杨跃宣说,他的古宅材料来自41个民族。现场,记者看到,不少门上的图案大同小异。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原件是否来自41个民族,还有待考究。

修建古宅,杨跃宣花费了不少功夫。长短不一的建筑材料风格迥异,云南一个专家拒绝为他设计建筑方案。最终,杨跃宣最终放弃了专家设计意见。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请来工人,像搭积木一样,搭起了这座古宅。

直到现在,杨跃宣认为,古宅现在还没有完工,他还有十来件原件没有用上。此外,他还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也还希望完善土地手续,在古宅外修建一座广场。

遇一幅假字画后转古建

日接数百人 一月维护费用3万

杨跃宣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读过两年书。早年,他外出经营玉石、茶叶等生意赚了钱,随后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开始,他喜欢收集青铜器、陶瓷、字画等古玩意。有次,他花了400万买了一幅号称张大千的字画,后来向专家请教鉴定,才知道是仿的。

“觉得古玩水太深”,加之自己做过十来年的木材,于是,他投向新领域——古建。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购买字画,但他依然有着字画情结。他希望有一天,能请来一个字画专家,在古宅里写下一幅字画,届时,他会拍下视频,用以佐证字画的真实性。

随着古宅的日渐走红,杨跃宣越发忙碌起来。他说,现在每天都两三百人来到古宅参观。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迎客上千人。曾经有一天,接待了3千人。他遇到过广东、台湾人专门“打飞的”而来。现在,远方过来的游客,想要在村子里住一夜,可惜村子里还没建起民宿。曾经,他遇到一位参观者,当天早上10点半就过来参观了,一直看到下午晚上七八点,随后又回到筠连县城,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来了,当天一直看到天黑。

为了维护古宅,现在,杨跃宣请来七个工人,其中6个人分别在三层楼里看护各个楼层,并为来宾讲解。还有一个工人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做饭。工人每个月每人发2千元的工资,加之勤杂费,杨跃宣说,每月的维护成本近3万。

封面新闻记者对话杨跃宣:

记者:古宅花费上亿,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

杨跃宣:人工工资支出300余万,其他的材料也花了那么多钱。古宅的价值没法算,因为很多值钱的是朋友送的,并不是花钱买来的,所以没有一个详细账。

记者:现在每个月维护支出那么多费用,有没有想过,以后用以盈利?

杨跃宣:如果考虑赚钱,我就不会选择回到家乡来修了。放在交通发达地区,才是盈利的好地方。我就是想带动家乡发展,才会选择回家乡建古宅的。我想,以后如果要收费,也是1700个村民一起赚钱。

记者:自己修的古宅,会不会有建筑上的瑕疵?

杨跃宣:还是有,三楼的几片瓦搭得不实,现在还是会漏雨。另外,屋檐也短了一点,我还会完善。

记者:毕竟自己不是专家,如何确定建筑原件的时代?

杨跃宣:之前做过木材,还是懂的。我能辨别木材质地,也能通过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及还有木纹来判断。

记者:一点疑惑,如果999扇门都是古建筑原件,那么,它们其中的部分长度、雕花怎么会这么一致呢?

杨跃宣:它们很多是旧城改造拆下来的,很多也不一样长。

记者:现在古宅有没有保护措施?

杨跃宣:下雨时,我会把对联取下,以免打湿。每隔一年,我都会刷一遍桐油。平时,防火防虫,我都在做。

记者:有没有想过,在古建筑原件上刷漆,可能是一种破坏?

杨跃宣:原材料颜色不统一,有些以前有彩绘。如果不综合成一个风格,很难看。虽然刷漆了,但它的凹凸不平还是可以体现岁月的痕迹。

评论 33

  • 梅娟 2017-11-04

    哥们儿你逾制了!真要是古代你玩完了说不定家人都赔上还古宅!

  • 蛋炒饭哥 2017-11-04

    好一古

  • 嘀嘀哒哒 2017-11-04

    好事,比跑到国外看中国的东西好呀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