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党节|在黄镇身边受教育

人民网_党史频道 2020-07-01 18:11 31216

今天是党的99岁生日,也是每名党员参加“不忘初心,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党日活动的日子。我有幸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同志身边工作多年,目睹了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严格教育子女的家风,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终生。借此机会,举几个黄镇同志生活中的事例,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是怀念他老人家对我的教育、培养之情。

黄镇(1909年-1989年),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他跟随毛主席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和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驰骋疆场,出生入死,参与创建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是文武双全的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批将军大使,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首任驻法国大使,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相当于驻美大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务,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还是艺术家,曾就读于上海美专,擅长中国画。1948年底,亲自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出版有《长征画集》、《黄镇书画选集》等。1992年6月,《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纪念文集》出版,江泽民同志为文集题词:“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

艰苦朴素。他的睡衣破了就打补丁,补了又补,缝缝补补穿了很多年。秋裤一直穿到松紧带都断了,他自己换上新的松紧带,再接着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一度出现物价迅速上涨现象。家里人向黄老提起开销紧张的问题,没想到黄老非常豁达。他说,“人呐,最穷不过要饭,除死别无大灾。现在的生活比起战争年代好得多了,吃不起肉我们还可以吃白菜,吃不起白菜就吃咸菜,总之饿不死。”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

不搞特殊化。他不仅自己清廉,也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特殊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但他要求子女和家人,不能沾他的光,不能利用他的影响谋利,不能以他的名义做事情。所以,他的子女都是从事医务工作和技术工作,没有一个经商做生意。他乘坐的汽车,不允许家属子女用,要求家人不能搭公家便车。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只是为他服务,家人不能随意指使。他出访接受的礼品,都按规定上交。出差调研时,不仅自己不收当地的土特产,也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不能收。

严格要求子女。80年代初,国内兴起出国热,有人帮他的大儿子联系了到美国留学。他知道后严肃批评了儿子,认为这是犯了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甚至拍桌子对儿子说,“如果你现在坚持要出国学习,我们就脱离父子关系!”并且说,“我在美国、法国朋友很多,要把儿孙全送出国学习,也不会有困难,但我不能这样做,既违反外事纪律,也会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指责,对不起党和人民。”他说,“只要经组织同意,有合法手续,我们也不会阻挠,但现在你们应该从大局出发。”几年后,大儿子经单位正式派遣,以学者身份到国外去学习。他的小女儿结婚,一切仪式从简,只是双方的直系亲属在一个普通饭庄吃了一顿饭。

可以说,黄老对子女家人和身边人乃至对他自己的严格要求,令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似乎有点“绝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像黄老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以培育良好家风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家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党风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家风,弘扬真善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