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烧还是挖坑埋?苏轼笔下“秉畀炎火传自古”的蝗虫,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期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6-30 22:02 41226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当三体人通过智子向地球人传递信息“你们是虫子”,史强警官却带着两个颓废的科学家来到华北平原上看蝗虫,与人类斗了上千年的蝗虫用顽强的生命力点醒梦中人。

蝗虫在地球上生存了多长时间?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治蝗的好办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看似不堪一击的微小生命却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或许从田间地头走过,你都会忽略小小的蝗虫。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却为蝗虫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展览——“遮天闭日的梦魇——蝗虫”特展,向观众普及蝗灾相关知识以及蝗灾发生的原因。如果你仔细观看展板上的文字介绍,就会从中发现许多和蝗虫相关的冷知识。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

飞蝗蔽空日无色

中原发生800多次蝗灾

目前已知的一万多种蝗虫中,真正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不过300种左右。在我国已知的1000多种蝗虫中,有害的只有约60多种。不同种类的蝗虫,分别会对禾本科植物、豆类马铃薯类、竹林、牧草产生危害。

赵力介绍,为蝗虫特展取这个标题,是因为蝗灾在人类历史上可谓缠绕千年的梦魇。

明代诗人郭登在《飞蝗》中写道:“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在人类历史上,蝗灾是位于水灾、旱灾之后,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灾,常年发生蝗灾的面积达4680万平方千米。

在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600多年间,仅中原地区发生较严重的蝗灾就有800多次,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而且每隔5-7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

蝗虫不仅直接造成灾害,它带来的饥荒还引起了人类无数次战争。由蝗灾引发的战争在历史典籍中可谓“史不绝书”,仅《后汉书》便记载了许多。例如,汉武帝因为蝗灾带来欠收,便派大将掠夺南越小国,甚至造成蝗“食”人的悲剧。

蝗虫标本

蝗虫标本

秉畀炎火传自古

苏轼笔下的治蝗方法

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在华希昆虫博物馆收藏的化石之中,蝗虫至少在1.65亿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与恐龙同处于侏罗纪时期,而且进化到翅膀与蕨类植物相似,借此躲避天敌。

从有农耕史以来,人类就开始与蝗虫进行了一场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大田》中,我国就有了“去其螟,及其蟊贼。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用火烧蝗虫的方法古已有之。

苏轼在《次韵章传道喜雨》一诗中也记录了古人与蝗虫不屈不挠的斗争:“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古人用火烧和挖埋方式相结合,来治蝗灾的方法。

然而这一招似乎收效甚微,古人对蝗虫由恐惧转变为敬畏。仅仅在半个世纪以前,蝗灾泛滥的中原地区,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蝗神庙”,里面供奉着蝗头人身的“蝗神”。

据说蝗神庙原本是观音庙,由于蝗灾泛滥,淳朴的农民们见无论怎么烧香磕头,观音大士对蝗虫也无可奈何,似乎罔受了香火,纷纷改弦易辙,杜撰出个蝗神作为新救星,美其名曰“大蝗神菩萨”。观音大士的法力既然敌不过小小的蝗虫,便只好下台,将庙宇也让给了蝗虫,靠边喝了西北风。

蝗虫化石

犁不入土蝗虫稠

沙漠蝗在我国水土不服

全世界发生危害最严重的蝗虫是沙漠蝗,其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平方千米,横扫66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

2020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再次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已经受到蝗灾影响,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蝗虫灾害。4000亿沙漠蝗飞过红海到达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亚国家。

大规模的蝗虫群似乎已逼近中国。那么,这次的沙漠蝗究竟对中国有影响吗?

赵力介绍,尽管我国对抗蝗灾的历史悠久,但是沙漠蝗却从未在我国成气候。1982年,西藏就发现了沙漠蝗,只不过散居的沙漠蝗与群居的同伴性格迥异,在西藏不成规模。

我国蝗灾主要还是集中在了以黄河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而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完全没有。因此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省,找不到一个“蝗神庙”。所以,以史为鉴,这次沙漠蝗极可能会停留在原来的区域,并不会进入中国。

非洲暴发的蝗虫群,要到达中国比较困难的。因为沙漠蝗喜欢的是干热气候,最高只能飞行到2000米左右,海拔6000-8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它们是一道隔绝屏障。目前蔓延至南亚的蝗虫群最多只会抵达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很难越过喜马拉雅山这种高海拔的冰天雪地的地方,最多可能对察隅、墨脱等藏南低海拔地区有一些影响。

除了西藏,沙漠蝗从云南入境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它们不仅无法翻越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面对中南半岛和我国接壤的云南边境大片的热带雨林,沙漠蝗也很难适应大量降雨。被雨水打湿翅膀的蝗虫,就像折翼的天使一样无法飞行。

而且,研究表明,沙漠蝗主要啃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而热带雨林里绝大多数的植物不是沙漠蝗的食物,所以这些沙漠蝗对云南的影响可能也不大。

沙漠蝗在我国可能会“水土不服”,从历史上看,非洲的沙漠蝗即便少量到达我国境内,早已是强弩之末,不会在我国造成灾害。

评论 2

  • jiya 2020-06-30

    生命力太顽强了

  • jiya 2020-06-30

    没想到历史那么悠久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