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文翁⑧|为蜀地土特产“带货”,文翁让学员带着蜀布铁刀求学长安

封面新闻 2020-06-30 19:50 61641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文翁小时候十分好学,但是家境贫寒,只能靠砍柴为生。尽管是平民子弟出身,文翁一直藏有一飞冲天的理想。

文翁可能自己也不曾预想到,他会在“有蛮夷风”的蜀地走上人生的巅峰。

文翁

文翁出生在庐江郡舒城县(今安徽省舒城县)。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尤其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淫。他曾到京城长安读书,通晓史书《春秋》。对于德才兼备,又有声望的人才,皇帝自然乐意征召,并授以爵禄。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担负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受益于察举制,文翁在蜀地任职的时候,也运用了儒家思想中的举贤才措施。

成都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蒋蓝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文翁在任期间,举荐了当时不少蜀郡的基层官员。为了培养这些官员,文翁甚至用财政上省出来的钱购买蜀地的土特产,作为这些基层官员去长安学习的“学费”。

蒋蓝

将蜀地官员送去长安

文翁带着憧憬赴任,以为蜀地应该是教育昌盛之地。然而当他跋山涉水,越剑门过栈道,历尽千难万险方到达蜀郡时,看到的景象却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景象。

为了彻底改变“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走马上任之后大兴教育。《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文翁首先通过类似察举的程序,从自己手下德才兼备的官吏中,选定优秀学员十来名,亲自担任教师,在短时间内加以突击性的强化训练,然后送往京城长安,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律令等。

为了培养这些官吏,文翁努力压缩蜀郡财政开支,用节省的经费购买蜀地特产,让学员带去京城。

两千年前的蜀地特产是什么呢?会不会像现在的游客来到成都,大概率会带一些火锅底料、牛肉干、蜀锦之类的礼物回家送给亲友呢?蒋蓝分析,当年的蜀地特产,无非是一些铁刀、巢丝、织绸、煮盐、金银器、漆器等产品。文翁“带货”,一是传播蜀地物产,二是借此赏赐给学员们转赠博士,作为他们的培训学习经费。

数年之后,学员们学成归来,他又根据各人学绩安排相应的官职,让这批精英在郡守、刺史等重要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

创办第一个地方官学

培养起一批地方政治文化精英之后,文翁又精心制定了一个更为详尽的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他决定把自己最初的经验进行“克隆”,创办中国第一个地方官办学校。

正因为这个伟大的决定,让“文翁化蜀”成为与“李冰治水”齐名的历史名片,文翁也和李冰一样入选四川历史名人。

没有经费预算怎么办?文翁力排众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他从蜀郡拨出专款经费,并亲自兼任学校首任校长。

为了节省经费,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用成都最常见的石头垒起石屋,名之曰“文学精舍”。这个石头建造起来的学校,简称“石室”,后人称作“文翁石室”。

东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年),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灾。这场火灾就正是常璩《华阳国志》所说的:“永初后,堂遇火。”这场大火让成都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整座城市几乎毁灭殆尽,只有西汉文翁修建的一间石头结构的建筑因为抗火性强,得以幸存。

东汉讲经画像砖(四川博物院藏)

“仁爱好教化”的文翁当校长,亲力亲为地为学生授课。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方东汉讲经画像砖生动描绘了西汉时期讲学情景:图中,西面一人坐在一长方形的台上,似盘膝危坐,著长裳,双手交置于前,头戴冕。其余三面,东一人,南三人,北两人,均坐在毯席之上,头戴冠,双手捧简。西坐者为老师,其余六人为毕恭毕敬的学生。人们可以通过这块画像砖,遥想文翁讲学时的场景。

为学员免除徭役

文翁石室建立后,文翁的人才库从此开始产生“雪球效应”。为此他还启动了深思熟虑的配套工程和激励机制,政策向教育倾斜,支持兴学重教,尽量节省教育之外的开支。

石室招收的学员来自社会大众,不少还来自成都以外的“下县”,这些学员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让学员们安心求学,文翁让石室的学员享受各方面的优惠,对学绩优异者委以要职,即便稍逊,也视为察举人才,享受免除徭役。

文翁每次出行巡视所辖郡县,都让品学皆优的学员同行,一方面让他们有机会“见习”接触现实,处理事务,培养实际才干;另一方面让他们沿途挨家挨户、现身说法,宣讲教育新政。这样的出行方式在民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老百姓看到了读书的甜头,纷纷希望有机会到成都受学官教育,于是争相报名。

文翁石室一开始创立就是“公立”学校,政府办学,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评论 2

  • jiya 2020-06-30

    有远见的大家

  • jiya 2020-06-30

    伟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