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抛入世界中,持续定义自己”|纪念萨特逝世4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萨特文集

封面新闻 2020-06-23 16:16 40826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1980年4月15日,法国哲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逝世。几天以后,五万人群聚集到巴黎参加他的葬礼,伴随着仪式的结束,一个存在主义的黄金时代也画上了句号。1964年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取。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对中国读者来说,萨特也是最著名的法国现代哲学家,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那本厚厚的《存在与虚无》是文艺青年们言必谈及的经典。当然,令人永远津津乐道的,还有他和波伏娃扑朔迷离的情感故事。

萨特和波伏娃1955年登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大典

2020年正值他逝世四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此时出版了《萨特文集》(十卷),“萨特代表作系列”(三卷)和精装版自传《文字生涯》,作为对他的纪念。

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理论,当发现自己被抛入世界中后,我会持续创造我自己的定义(或本性,或本质),但其他客体或生命形式却不会这样。你可能认为你可以用一些标签定义我,但你错了,因为我始终会是一件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断地通过行动创造自身,这一点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的人类境遇之中,以至于在萨特看来,它本身就是人类境遇,从有第缕意识那一刻开始,直到死亡将其抹去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受约束地行动,当然也不意味着随意行动。我们常常误以为,那些能够使我们自由的事物——语境、意义、事实性、境遇、我们生活的大体方向是定义我们并夺走我们自由的事物。但其实,只有依靠这些,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经典集结”之作: 小说卷、戏剧卷和文论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此番推出的“萨特代表作系列”(三卷)分为小说卷、戏剧卷和文论卷,是对普通读者非常友好的“经典集结”之作。小说卷《墙》收入萨特的成名作《墙》《恶心》,以及被认为代表其最高艺术成就的《文字生涯》。戏剧卷《死无葬身之地》收入萨特最具代表性的两部戏剧《隔离审讯》和《死无葬身之地》。文论卷《什么是文学?》收萨特的重要文论《什么是文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较系统地阐明了作者有关文学的属性、写作的目的,为谁写作等重大问题的观点。

萨特不仅是二十世纪法国声名卓著的思想家、哲学家、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有创见的文艺理论家,他针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提出了干预现实生活的“介入文学”理论。而精装版《文字生涯》也是读者了解萨特的重要入口,这部自传体小说是一本作者以叙述自己童年生活为主的小说,同时又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通过这些貌似平凡、琐细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存在主义思想的胚芽和他的学说的出发点,这既是一部令人兴味盎然的、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学作品,又是了解萨特其人所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同期推出的十卷本《萨特文集》则是大部头了,《萨特文集》汇集了萨特创作的全部小说、戏剧、书信及重要文论,基本上可以展示出文学家萨特的全貌。萨特善于运用小说、戏剧等艺术手段形象化地图解其思想、学说,使之更加清晰易懂,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萨特文学作品的最大特色是直接介入当代社会生活,展示人们共同的生活处境,将人们面临的选择提到哲理高度来启发人们深思。特别是他的戏剧,往往将极限状态下的人生选择置于戏剧冲突的中心,具有很高的挑战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线上直播中带来《萨特:一位哲学家的文学梦》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主席董强

6月21日下午(萨特的生日),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主席、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董强教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线上直播中带来《萨特:一位哲学家的文学梦》主题分享,并向读者介绍了人文社此次推出的纪念作品。本次线上讲座中,董强教授向读者介绍了萨特在文学、思想以及哲学方面成就,围绕着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如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年轻时,萨特曾向后来成为他终身伴侣的波伏娃表达自己一生的志向。他说:“我要成为斯宾诺莎,以及司汤达。”多年以后,他作为哲学大师而享誉全球。然而,他真正实现的,是自己的双重梦想:他的文学成就与哲学成就齐肩,并对存在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文学表述。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20-06-23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