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我给珠峰量身高⑤支援组长蔡卿:光辉在顶峰 但背后也需有人“及时补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24 12:09 129157

   蔡卿

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段意茜 吴枫  陈彦霏发自珠峰大本营

时隔一年,27岁中国登山队队员蔡卿,第二次站在珠峰脚下。强烈的紫外线和冷冽的山风,蔡卿记忆中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不同的是,这次他可能只会远远望着珠峰。

2019年5月23日,蔡卿首次登顶珠峰顶峰。这次,蔡卿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登顶。作为珠峰测量登山队支援组组长,他带着支援队队员们,随时待命,但凡冲顶队和测量队队员出现状况,他们将及时“补位”。

“光辉在顶峰,但也需要有人默默无闻在背后。”蔡卿说。





儿时的梦







攀登珠峰,是蔡卿儿时梦想。

2020年5月12日,珠峰测量队队员下到海拔4000米的定日县休整。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这位“追梦”年轻人。

蔡卿在休整

蔡卿生于1993年。在阿坝州汶川县一个山沟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和大山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他上午赶着羊上山,下午再上山把羊赶回来。长此以往,高海拔地方的活动,蔡卿适应起来比很多人都快。

2008年,通过电视,蔡卿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峰的传递。这是他第一次知道高海拔登山,印象深刻。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许,读初二的蔡卿正准备上地理课。地理老师却对他们说:“这节课不上课,看奥运火炬在珠峰上传递。”

观看直播时,蔡卿印象最深刻的,是背着火种灯的罗布占堆,通过海拔8800米横切路段的艰险。

蔡卿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多年后,自己也会亲身踏上这段登顶之路。

曾经迷茫

追梦之路上,蔡卿也曾迷茫过。

高中时,因身体素质好,蔡卿选择报考体育篮球专业,去了离家很远的沈阳体育学院。刚刚军训完时,蔡卿就给母亲打了电话,说想退学回家。“那个时候觉得一个人在异地他乡,离开家那么远,一个朋友都没有,很无趣。”蔡卿说。

母亲同意了儿子的退学决定,蔡卿内心却并不平静:自己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

最终,蔡卿还是选择继续上大学,但对未来究竟做什么,却还没有目标。“当时上大学想的是,毕业之后回老家,考个公务员或老师,因为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正常毕业了后,是培养我们成为体育老师。”

蔡卿本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一份平常职业。但一次偶然机会,蔡卿了解到学校开设了“户外运动专项与实践”课程,在山里长大的蔡卿,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报名参加。

攀岩、户外徒步、野外露营等课程训练后,蔡卿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慢慢攒钱,毕业旅行去爬离家最近的“四姑娘山”。

2016年1月份,国家登山队成立集训队,蔡卿被招入。“对于一个在西部长大的孩子来说,北京和国家登山队,曾经就是我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蔡卿说,毕业后,他成功进入中国登山队。

3年时间,经历过慕士塔格峰、博格达峰、玉珠峰及赛梅鲁峰等山峰历练后,蔡卿慢慢在接近他的梦想——珠穆朗玛峰。

“补位”使命

2019年5月23日凌晨,蔡卿开始了珠峰的首次攀登冲顶,这是一次跨时空的圆梦旅程。

通过第三台阶后,蔡卿来到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中的横切路段。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电视里罗布占堆背着火种灯过横切的画面。经历过氧气面罩出问题的凶险后,上午9时15分,蔡卿登顶珠峰,也成为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人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在珠峰大本营,蔡卿喜欢望着珠峰,对他来说,那里代表着他的过去和未来。“不管登的山有多高,不管登的山在哪,每一次活动都有每一次特殊的意义。”蔡卿说,而这次的意义,则在于保障珠峰测高顺利完成。

据珠峰测量登山队队长据次落介绍,由于攻顶队员中来自国测一大队的陈刚、王伟,以及来自西藏登山队的桑登次旺3人,此前均没有海拔8000米山峰的攀登经验。这3名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后,一旦出现任何异况,则需要蔡卿负责的支援组队员立刻替补上阵。

正因为这个使命,即使膝盖伤才好,蔡卿也再次来到珠峰。去年6月,蔡卿做了十字韧带的重建手术,在医院里面躺了一个多月,“快到十一的时候才把支具取了。那时候走路都还是瘸的。”蔡卿说,直到现在上山,蔡卿也得一直把护膝得戴着。

目前,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正修整待命,寻找时机登顶测量。

“光辉的是在顶峰的,但很多时候默默无闻的在背后的,登山活动当中,我们不能够把个人看得太重。无论是否登顶,我都会十分自豪和光荣。”蔡卿说,完成这次“给珠峰量身高”的任务后,他想去爬一爬四姑娘山,那是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

评论 15

  • 克里雅Twin 2020-05-25

    祝勇士们平安归来!

  • 私家专属 2020-05-25

    完成了儿时的梦想,也很棒了

  • 伊迪斯密 2020-05-25

    希望整齐出发 平安归来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