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新青年⑬|四川援湖北“90后”医生用林则徐名言自励 想证明不是垮掉的一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10 15:48 81336

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王祥龙

5月10日,距离岳万庚回到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上班,已经一个月时间。今年29岁的岳万庚,是中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两个多月前,作为四川省第九批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他在武汉武昌医院ICU,参与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

2020年春节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告急。国家蒙难、同胞受苦,岳万庚第一时间递交申请,“我是相关专业的,我觉得我过去肯定会有一些用处。”当接到前往武汉驰援的正式通知时,他又有些许焦虑。亲人、同事的鼓励,自己学医时的老师在武汉一线送来的宽慰,让他最终放下了心理包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困境面前,岳万庚用林则徐的名言自励。中学时,他看到的“‘80后’和‘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传言犹在眼前。他想用行动证明,“80后”和“90后”也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第一时间递交申请 心怀感恩逆行出发

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武汉,向全国蔓延。阖家团聚的日子,笼罩阴霾。过年前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猛增,武汉告急。国家卫生健康委着手从各省抽调医护人员,组成援湖北医疗队,星夜驰援。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岳万庚时刻关注着疫情的最新动向。得知四川要调派医疗队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是在大年初一那天提交申请的。”岳万庚说,“看到湖北武汉有很多很多人感染,需要很多的医护人员。自己又是这个专业的,我觉得我过去肯定会有一些用处的。”

深处疫情阴霾中的武汉,也将岳万庚的思绪拉回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在那段伤痛的日子里,湖北给予了四川无私援助。如今,湖北疫情爆发,这让他坚定,逆行出发。

“这种经历,对我们医生来说,这辈子可能都只有这一次。”岳万庚说,他不想留有遗憾。从四川省派出的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到第八批,岳万庚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名单中。遗憾,逐渐在内心充斥。

但当2月19日真正接到通知的时候,岳万庚的心里也有过担心和焦虑。“第一个是怕自己做不好,第二个就是怕自己感染。”距离2月21日正式出征湖北,只剩下两天时间。来自同事、父母、亲戚朋友的关心,以及医院和有关部门准备的充足防疫物资,让岳万庚逐渐卸下了内心的些许担忧。

曾经,岳万庚在重庆学医。这一次,他的老师也在武汉前线支援。他从老师那里得知,武汉的防疫物资供应已经改善,加上老师的鼓励,他内心的焦虑也慢慢退却。“思想上更加坚定了,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好。”

ICU救治危重病人 长时间工作累到四肢无力

武汉市武昌医院,成为了岳万庚在前线与病毒战斗的战场。这里,是武汉首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7家定点医院之一。而岳万庚的工作,就是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危重症患者。

“负责临床上的气管插管、有创的无创的呼吸机治疗等,反正事情很多、很杂。”岳万庚回忆,普通的新冠肺炎患者,有创的操作相对要少一些。“在ICU里面,给病人插管都要把气管打开。打开那一瞬间,飞沫就会喷涌出来,飞到你的口罩、身上去,暴露风险相对来说,就要大一些。”

在平常的操作中,岳万庚只需戴一层手套。而在治疗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时,他往往要戴上两三层手套,再加上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等一整套防护装备,“平常做起来很简单的一些操作,在那个时候都很困难。”

工作实行三班倒,从接班开始,岳万庚通常都要连续工作8至11个小时。因为防护服只能一次性使用,在防护装备紧张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不吃不喝。“如果预计时间太长的话,就要把尿不湿也穿好。就一直待在里面工作,直到交完班之后才能出去。”

交完班之后,岳万庚回忆说:“身体就会处于一个非常疲惫的状态。我举个例子,我平常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率在70次每分钟左右。有一次上完班,我脱了防护服坐在休息室,大概过了20到30分钟的样子,我测我自己的心率,还有140次每分钟。当时,走路都四肢无力那种感觉。”

危重症病人不能说话,不能通过语言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岳万庚曾救治了一名60多岁、原本肺功能就不好的女性患者。这名患者刚入院时,医生判断很不乐观。“戴着面罩呼吸机,吃不下饭。我们就鼓励她,一定要吃饭,才能增强抵抗力。我们就取下呼吸机,她吃一口饭,又马上给她戴上。过一会儿后,再吃一口饭,如此循环。”岳万庚说,原本以为要上更高级别呼吸机,但老人靠着自己的毅力在一周后有了好转。

岳万庚所在的重症监护室,抢救的病人病情转轻后,就会转出,进而继续收治危重症患者。在武昌医院工作期间,岳万庚总共参与救治了50多名危重症患者。在离开武汉前,岳万庚听说那位老人已经出院,这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用林则徐名言自励 危难面前尽自己一份力量

驰援武汉的工作经历,并不像岳万庚如今回忆时这般轻描淡写。其实,刚到武汉时,岳万庚心中的焦虑依然没有完全退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也在寻找支撑。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他有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他起到了非常的作用。”岳万庚将林则徐视作自己的偶像,并用他的名言自励。“当新冠肺炎爆发的时候,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想向林则徐学习,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岳万庚到武昌医院上的第一个班是夜班,下完夜班等待公交车回酒店的时候,他看见医院门口挂着一幅医院院长刘智明的照片。不久前,在抢救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刘智明院长不幸感染去世。“我也了解过他的故事,心里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我也是追寻他的步伐去抗击疫情的。”在岳万庚的提议下,来自四川德阳的三名医护人员,一起来到刘智明院长的照片前鞠躬致敬。

而这一行动,一直坚持到岳万庚离开武汉时。每次下班时,他都会来到照片前深鞠一躬。既表达敬意,也寻求内心的支撑。

“在病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想这些事情,就是不停地做事情,解决问题。有时候下班回到酒店,就会想这些事情。”岳万庚说,支撑自己的,有来自父母、同事的鼓励,也有他在纪录片中汲取的能量。“纪录片表现了非洲大草原的狮子、猎豹生存很不容易。我觉得我们人类的条件比它们好得多,新冠肺炎算不了什么,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完成自己的任务后 来自平凡回归平凡

岳万庚在医院、酒店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节奏里度过一个月后,湖北的疫情相较之前已经得到了较好控制,医疗队也接到了回撤的指令。想家的岳万庚可以回家了。回到四川经过14天的隔离休整后,他就可以见到自己想念的父母、女朋友和同事了。

交警铁骑开道、私家车自发鸣笛致意、鲜花掌声簇拥……4月3日,德阳市以最高礼仪迎接“英雄”回家。但在岳万庚看来,他只是去湖北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记得以前读中学的时候,网络上有一种传言,说‘80后’和‘9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是通过汶川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们‘80后’和‘90后’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证明了我们自己,粉碎了当年的那个谣言。”在岳万庚看来,在国难面前,他看到了很多年轻人表现优异。

对于驰援湖北的这段经历,岳万庚十分珍视。“不管是对我医学技术上的锻炼,还是对我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都是一个提高。”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对生命有了更多认识,可以受益终身。

医护人员援湖北归来,很多人将他们称作“英雄”。对此,岳万庚说:“去武汉的经历,其实对我回来后的临床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很快就适应了。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我们虽然去武汉做了一些对我们个人来说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们来自于平凡,也要回归于平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25

  • 人生拐点 2020-05-19

    [得意]

  • fm605210 2020-05-19

    [得意]

  • 雷风 2020-05-19

    虎门销烟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