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封面|乘着浪花的歌声——对话《大海》戏剧音乐制作人吴宜瞳

封面新闻 2020-05-10 10:03 47418

罗曼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1998年出生的新生代唱作人Yiti(吴宜瞳),自幼学习钢琴,从十岁开始进行词曲创作,中学开始自学音乐制作。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2019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歌手冠军。2019年7月参与多媒体戏剧《庭石》的录制。2019年11月参演环境戏剧《大海》,并担任其原创音乐的创作及制作,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新生代唱作人Yiti

在这部改编自《闯海歌》的戏剧中,音乐人Yiti怀抱吉他置身观众当中,在沉浸式的舞台空间里,以她的歌声为线索,串联起一出关于大海的诗剧。

“这部戏里我不参与剧情,而作为一个局外的能量源存在。第一幕作为校园歌手的化身,第三幕作为一个回忆者讲故事,或者只是作为一张现场播放的CD那样填充氛围。”

有别于希腊神话中令船只倾覆的塞壬之歌,Yiti的声音坚定而明亮,颇有治愈之感,医学系就读的她,是北大新晋校园十佳歌手冠军,这次为环境戏剧《大海》量身打造了十余首风格各异的音乐。

“环境戏剧”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场地空间、舞美音乐有着颠覆常规的革新,剧场取消了舞台与观众席的划分,表演区域被观众所环绕,整个空间的布置特地为剧情而设,譬如这部戏里,观众走进剧场时就仿佛走进由声影打造的大海。

“最初会紧张,离观众实在太近了。但演出的场次多了之后,越来越能融入整个戏,作为那么多的能量源当中的一个,相比独唱的舞台更加自如。”

《大海》演出海报

1998年,Yiti生于东京,出生前家里已为她准备好了钢琴。

在久石让、泽野弘之、菅野洋子等作曲家及动漫影视配乐的影响下,11岁的Yiti尝试用耳朵分辨并弹奏出记忆里的旋律,配上和弦,加上歌词,这就是最初的词曲创作。

13岁开始学编曲,写歌逐渐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零碎的感受和想法都会化成一段段零散的demo保存在电脑里。

出于对人生道路的综合考虑,她没有选择音乐作为专业,而决定去学医,并考入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如果进入音乐类专业系统学习,反而对创作多了束缚和限制”,音乐仍是她繁忙课业之余不可割舍的爱好。

此外,她还辅修了艺术史,因此从她的音乐里可以听到异质而新鲜的元素。在医院实习期间她就地取材,在编曲中加入手术刀的声音采样,获得一种“碎碎的打击乐和冰冷的金属质感”。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正如崔健所唱的那样,年轻时人人渴望远方,对自由有着天然的向往。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启蒙、开放的年代,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十万人才下海南,作为建省初期第一批文化“闯海人”,《大海》诗剧主角的原型、著名诗人李少君不顾家人反对,决意逐梦天涯,从珞珈山乘火车转渡轮一路南下。

“海洋是史诗、英雄与奇迹发生之地”,“既然选择了闯荡,就要乘风破浪”,这组长诗生动抒写了闯海青年奋不顾身的追求与海南岛波澜壮阔的生活,有如浮世绘般驳杂,凝聚着一代人的创业雄心和青春往事,一举拿下2019年度“中国长诗奖”。

千禧年之际出生的Yiti,不曾经历八十年代末的中国,如何在三十年后唱好闯海人的心声?

初读长诗《闯海歌》,Yiti感到“语言风格很朴素,也很有力量”,在师兄、海南大学教授邓菡彬的引荐下,她参与到《大海》的音乐制作。邓导身为当代“闯海人”,对诗中描述的经历感同身受,决心把它搬上舞台。

邓菡彬给Yiti讲述闯海年代的事迹,也是他将李少君与Yiti这两朵浪花汇入了《大海》。

当年的闯海人、如今的《诗刊》主编李少君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武汉大学珞珈诗派校园诗人,时隔30年那段青春记忆由Yiti唱出,却不见代沟与违和感,而是相当自如且自信地唱出了青年的蓬勃朝气。长诗同名曲《闯海歌》为追梦人代言,令听者无不倍受鼓舞。

她歌唱的不仅是80年代,也是我们每代人的青春——满怀理想、甘于冒险、乘风破浪的青春。

《大海》排练现场

Yiti也拥有关于大海的独特情感,“我小时候一直在一个沿海、但看不到海的地方成长起来的,对海洋有一种半陌生半熟悉的情感。”她的父母童年生活在海边,“他们可以算是真正‘拥有大海的人’ ,存在一种家庭中延续下来的、对海的亲切感。”《我是有大海的人》这首主题曲颇有向经典之作《大海啊,故乡》的致敬意味,也像是对自身大海记忆的一次寻根之旅。

参与这部戏的创作之前,Yiti没有来过海南,“但过去之后就爱上了”。《大海》中多数音乐是到实地之后受到启发创作的,剧本后半部分还没有成型时,Yiti被邀到海南大学跟着排练,也得空四处转了转,“大部分的曲都是在那边偶然哼出来的”,正如邓导所形容的“她写歌信手拈来”,Yiti将初来海南的兴奋与紧张,将陌生的海天与城市,将自己对海南的憧憬与现实的对照过程,谱成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旋律。

Yiti相信戏剧的现场感,在排练的过程中这些歌被她自然而然地试验出来,有着应运而生的即兴成分,也融入了她对海南、对这部剧作最真实直接的感触,每首歌契合着每一幕的情绪基调,譬如第八幕的《粉色的傍晚》这首歌“是我们在陵水的一个朋友的民宿里调整剧本时创作的,民宿一层很宽敞,还有一架老钢琴,男主和女主在尝试不同的调度,跳着舞,我就用钢琴把第二幕的《自由的天空》换了种情绪弹出来试一下。第八幕的情绪主题是“爱”,那种复古的基调,配上钢琴陈旧的音色,效果相当理想。”

“刚开始没想过会有这么多歌”,第一首《闯海歌》完成于2019年11月2日,11月中旬Yiti第一次来到海口,首场演出12月8日开始,前后留给Yiti统共不过一个月左右的创作时间。

对应《大海》这部剧采用的不同手法——音乐剧、话剧、相声剧、影戏、偶戏、舞蹈剧场、电影剧场等,Yiti因地制宜地打造出风格多元的音乐——从山歌小调到迷幻电子、再到流行摇滚、嘻哈说唱......

Yiti乐于尝试多种多样的曲风,平时听歌不拘于某类风格,“虽然常被前辈们给出建议说应该瞄准一个方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会比较好,但现阶段还不想受到风格上的局限。”正如每种语言中都有其他语言无法直译出来的词句,她执迷于不同音乐风格不可替代的特性,并试图在交融互鉴中建构自己的风格,“我比较喜欢的作曲家有几位风格跨度也非常大,但作品里又都有着可以称之为自我标志的东西在里面。”

她不会刻意通过歌曲去传递或者呼吁什么,不是很希望音乐作为观念的工具而存在,更加看重“让曲子成为他人情绪上产生共鸣,或者思考某一个问题的契机”。

精益求精的Yiti还在不断修改完善《大海》的系列音乐,近期她将这些作品上传到“网易云音乐”(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搜索Yiti聆听)。可惜的是,《翡翠小城》《久久不见久久见》在现阶段因为其中人声采样过多,被定义为语言类作品,自动下架了。

Yiti在“虾米音乐”的个人主页介绍中写道:“为了回馈而化成的言语,被抽离了外壳,自由且迷惘着”,尽管这句话写于高中时期,却意味深长。这种自由而迷惘的、无法被定义的状态既是形容青春,又像在形容海浪,无论诗歌还是音乐、话剧,无论是当年的闯海人还是今天的青年们,无不朝着一种不确定的未来跌宕起伏着,我们每个人既无限憧憬着大海,又渴盼从滚滚浪潮里寻见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

人物介绍

Yiti,吴宜瞳,1998年出生的新生代唱作人,自幼学习钢琴,从十岁开始进行词曲创作,中学开始自学音乐制作。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2019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歌手冠军。2019年7月参与多媒体戏剧《庭石》的录制。2019年11月参演环境戏剧《大海》,并担任其原创音乐的创作及制作。2020年1月主演邓菡彬所导环境诗剧《银川之歌》,创作原创曲目“湖水”,并担任戏剧音乐监督。

评论 3

  • 自轻舟去 2020-05-10

    浪花和大海本来就属于一个整体.

  • 一寸光阴 2020-05-10

    好感人,实至名归

  • 人類模型 2020-05-10

    戏剧是人们之间灵魂的对话,说的真好.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