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志:文化同源⑫ | 川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小红: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08 07:30 120853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当年郭沫若参观重庆市博物馆“巴蜀文物陈列”后题写了这句诗。

这句诗基本概括了成渝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说到成渝文化同源之前,先要明确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的巴国疆域以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巴蜀是一种特定称谓,今已分开说“巴”和“蜀”。通常解释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区域称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称蜀。战国以前,巴与蜀是分称的,泾渭分明。

△成都夜景

“巴”的古义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区域为重庆、川东及鄂西地区,涵盖陕南、汉中、黔中和湘西等地;“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主要地理位置涵盖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区。由是观之,巴蜀的核心区域即如今的四川省和重庆市。

重庆夜景

出生于重庆、在成都工作的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在论文《巴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里谈到:一是“巴蜀”连称概念出现后,就逐步成为一个共同文化体的称呼——巴在前,蜀在后,再没有人称“蜀巴”。从语音看,巴是重唇音系统,蜀是舌上音系统,都是人类和族群最古老的语言,巴蜀连称比较自然,但也显示出特异性。二是移民文化,从“秦移民万家”始,到汉代移食巴蜀、湖广填四川、抗战时期大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工程移民、今日三峡大移民,哪一次不是巴蜀联动?这是难分彼此的。三是巴蜀文宗,多形成刚柔相济、文武俱兼、巴文化与蜀文化不同特征认同于一身的集体文化性格。比如,司马相如生于蓬安,是巴地,长于成都,是蜀地,受两地文化熏陶,形成他刚柔阴阳相济、文才与将才兼具的文化性格。相如的大赋,既有气势磅礴、铺张扬厉的“刚”与“质”的一面,又有闲雅博丽、侈衍排比的“柔”与“文”的一面;赋的语言,既有巴方言,也有蜀方言,这便是刚柔文质两种互相认同的文化特质统一而融为一人的表现。

司马相如生于蓬安,是巴地,长于成都,是蜀地

如果要具体讨论成渝“双城”的性格和风格,大致可以这样认为:成都是历史的,重庆是现代的。成都是休闲的,重庆是忙碌的。成都人思维细腻,追求完美,重庆人思维雄阔,开拓进取性强。成都是古典的,重庆是时尚的。成都是柔智的,重庆是刚毅的。风气之先总是重庆先得,但成都也从不甘时尚之后,总要以最快的时间从重庆“拿来”。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如行云流水,重庆人的生活态度如雾气薰蒸。重庆人的忙碌有成都人学,成都人的悠闲也成为事业有成的重庆人喜欢的生活方式。重庆与成都的互补性是如此之多,以致于难分彼此。

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合二为一,摇曳而生姿,经历代而飘然不散,是一片耀现中国西部历史天空的璀璨星云。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小红认为,四川盆地虽然有盆东之巴好武、盆西之蜀好文的传统,但不同历史时期巴蜀互动、互补的例子很多,巴蜀学者通过交游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两地及周围文化互相渗透、融合,共同促进蜀学的发展,使蜀学颇具包容性。尤其是宋代以后至今,巴与蜀、成都与重庆,除了在人才类型及数量方面略有差别外,两地习俗已相差无几,学术文化更渐趋一同了,真正成为“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

对话专家


王小红,女,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儒藏》《巴蜀全书》《宋会要辑稿》《三苏全书》《成都通史》等大型项目的科研工作。撰述和编著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

川东称巴,川西称蜀大致以涪江为界


封面新闻:说到成渝或巴蜀源远流长的交流渊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千百年来巴、蜀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地理概念?

王小红:对,先搞清地理渊源,其他问题才好谈。从历史地理角度看,重庆、成都所分属的巴、蜀,原先不是一回事儿,各自曾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王国、地区,其内涵也经历了族名→地名→国名→行政区划名→地名的交错变化过程。巴蜀的地域名,通常是指中国西南部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一带,历史上的范围还包括与四川盆地文化联系密切的汉中盆地等地。大致上,川东称巴,川西称蜀,二者大致以涪江为界。

先说说巴人、蜀人,巴国、蜀国。这几个词儿屡见秦汉文献记载。而行政区划的设置,巴与蜀时分时合就像郭沫若先生说的“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也像《三国演义》开头说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最早,秦代的时候,置巴郡和蜀郡,汉代又统一为益州,三国魏灭蜀后分益州为益、梁二州。唐朝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先是唐太宗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肃宗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而始有“两川”之名;唐代宗又将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和山南西道置三道节度使,从而又有“三川”之名。

宋代也基本是这个样子,改来改去,宋初置西川路和峡西路,宋真宗又分西川路为西川东路(又称梓州路)和西川西路(又称益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和夔州路,形成益、梓、利、夔四路,号为“川峡四路”,略称四川,“四川”之名正式形成。

那“四川”这个地域概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元代。元代设了个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明清以后基本如是沿袭。

这里有个问题必须交代,古代的巴蜀、唐代的两川、宋代的四川,所辖区域不仅仅是今天四川和重庆的范围,要大得多,还包括陕西汉中、甘肃文县、湖北恩施,以及云南、贵州北部的一些地区。现在的“巴蜀”主要是地域名,是指中国西南部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一带。大致上,川东称巴,川西称蜀,二者大致以涪江为界。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以后,川西乃至整个四川长期以“蜀”或者“蜀中”作为代称。清末时期,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结束后,重庆所成立的新政权仍叫“蜀军政府”。所以人们单称四川盆地为蜀时,往往也包括巴在内。真是巴蜀不分家啊。

位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的川西平原,地表平坦,面积辽阔,受都江堰的泽惠,为“天府之土”。这里四民州处,万商成渊,崇侈好文,儒多博雅,士擅英奇,人才辈出,著述名垂。

摄影:封面新闻记者杨涛

西迄龙泉山、东止华蓥山,北起大巴山麓、南抵长江以南是川中丘陵,这里虽无平地二十里,但贯以涪江,水陆所凑,民力稼穑,务蚕桑,故“民和俗阜,有邹鲁之风”。在盆地东部,也就是现在的川渝交接处,有一组北东—西南走向的30多条山脉组合最整齐的地貌区,在地理上称为川东平行岭谷。这里山谷相间,土薄民贫,人俗信鬼,但士习诗书而气勇健。

2

巴蜀同风、文化同源在宋代形成鼎盛


封面新闻:巴文化和蜀文化在早期是不一样的,二者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如何才成为内涵相对一致的文化共同体的呢?

王小红: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如此。虽然,巴和蜀同处于四川盆地这一共同的地域之内,在“肇于人皇”时“同囿”,亦同属于《尚书·禹贡》所说的“华阳、黑水惟梁州”之地。但是,巴文化和蜀文化(前面说了,川东称巴,川西称蜀),在早期存在较大不同。这两者后来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融合、逐渐缩小差异,才成为内涵相对一致的文化共同体。

古代的文献当然有很多记载,说巴蜀古人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比方说,早期的巴人,“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其好古乐”,“善祭祀”,“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早期的蜀人,至五大古蜀王之第五王开明氏时,蜀人还“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但在开明氏后,“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这个时候,蜀地文化似乎落后于巴。

秦灭蜀后,搞大移民,“移秦民万家实之”,在成都“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使秦风大化于蜀。蜀中“多斑彩文章”,“与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诗》,文王之化,被乎江汉之域;秦豳同咏,故有夏声也。”尤其是西汉蜀郡守文翁“教民读书法令”,中原文化逐渐成为蜀地的主流文化之一,蜀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齐名的地方文化。同时,受蜀影响,“巴、汉亦化之”。此时,蜀在主流文化上似乎优于巴,而巴人则以善战名冠全国,如居渝水的賨民,“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而涪陵郡(治今彭水南)“人多戇勇”,“无蚕桑,少文学”,所以常璩概括此时的巴蜀之别为“巴有将,蜀有相”。一武一文,巴与蜀可谓十分互补。

放在历史坐标看,巴蜀文化最了不起的时候是在两宋,可以说形成一个鼎盛。此时蜀地“庠塾聚学者众”,“文学之士,彬彬辈出焉”。翻看《宋史》发现,里面为巴蜀人立传者达158人,而《四库全书》中所存宋代川人文集竟达30余家,都集中在蜀地。中江苏舜卿、眉州“三苏”和王称、成都范祖禹、井研李心传、丹棱李焘等都是蜀学的代表人物。在巴地,北宋时的渝州(治今重庆),“大凡蜀人风俗一同”。

宋代,巴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哪里?在顺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南充,文献称“儒风尤盛,人物间出”。

宋代是一个真正巴蜀同风、文化同源的时期。这从士人的学术交游也可得到印证。

比如北宋初期,经过张咏等历任治蜀官员的兴学荐士,巴蜀大地读书求仕蔚然成风。到北宋中期时,巴蜀地区涌现出大量文人学者,他们相互间学习交游的圈子不断扩大,出现了以华阳范氏、眉山苏氏、梓州文同、成都吕陶为核心地位学者的交游圈,地域主要集中在蜀地(宋代多称西川)。

两宋之际,重庆涪陵人谯定,他初学《易》于南平(今重庆南川)人郭曩氏,而郭曩氏“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世传《易》学”,表明蜀人移向巴地(宋代多称东川),融蜀文化于巴。谯定后又学于程颐,创理学“涪陵学派”。我手里有张《谯定学术源流图》,可见他的学术交游圈,以东川人为主,同时也有张浚、张行成、吕凝之等西川人。而张浚的学术交游圈,亦是跨蜀与巴两地的。

谯定塑像 来源:涪陵网

宋代以后至今,巴与蜀、成都与重庆,除了在人才类型及数量方面略有差别外,两地习俗已相差无几,学术文化更渐趋一同了,真正成为“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

因此,四川盆地虽然有盆东之巴好武、盆西之蜀好文的传统,但二者相对又互补。巴蜀学者通过交游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两地及周围文化互相渗透、融合,共同促进蜀学的发展,使蜀学颇具包容性。

3

文化名流往来两地留下传世之作


封面新闻:不同历史时期,巴蜀互动文化同源如滔滔长江从未停止,尤其一些文化名人往来两地留下传世之作。是这样的吗?

王小红:是。讲这个问题前,需要说明一点:历史上的移民对川渝两地的影响非常重要。秦汉以来见于文献记载的较大规模移民就达十余次,如秦商鞅之师、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佼,因避难而入蜀,创作出《尸子》一书,可谓蜀学起源阶段的一部力作;秦惠文王、始皇迁六国豪侠于蜀,秦有罪之人如嫪毒、吕不韦舍人等罪谪入蜀,以及汉之罪人如淮南王等入蜀,带来中原文化,加速了蜀学的主流化。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就更热闹了。先有刘焉、刘璋率领的荆州人士入蜀,后有刘备、诸葛亮军政集团入蜀,接着还有西北略阳、天水六郡十万余流民入蜀,以及南方僚人入蜀。唐宋时期,有玄宗、僖宗因“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入蜀带来大量文人画家,有五代时从中原移来的花间派诗人韦庄、画家孙位等。这样大量的、多地的移民入川,必定带来多区域与多元文化的融入。举个例子,巴地的古老“万里巴渝曲”(杜甫诗)是蜀地的“蜀国弦”、四川清音和蜀派古琴的来源,而蜀王的“陇归之曲”又是远传巴地的《竹枝》。晚唐长安杜陵人韦庄入蜀,成为蜀中“花间词”鼻祖,花间词派影响后世词曲创作深远。川剧虽起源先秦,唐代便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但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的,尤其是明末清初移民入川,南北声腔剧种相继流播于四川各地,到清代乾隆时,本地车灯戏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5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四川省川剧院传统保留剧目《绣襦记》剧照 图源:@四川省川剧院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重庆在后期还成为陪都,数以百万计的全国各省人士涌入,数十所高校和文化机构避难于此,成为移民入川的大续写。历代各类移民、各色人才,携带着各种思想文化入蜀,犹如百川汇流,与本土文化交流互动,使巴蜀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局面。

封面新闻:不同历史时期,巴蜀互动的例子很多,请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王小红:首先是大禹。他生于西羌,为蜀地,娶重庆巴县涂山氏之女为妻,她是巴人。大禹治水由蜀到巴,再向东迁徙,不但体现了巴与蜀互相交流、认同、融合,也表明巴蜀在华夏文化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谭继和先生也指出,巴人与蜀人祖先,同夏禹部族一样,同属高阳氏颛顼一系。蜀夏同源,巴夏也是同源的,夏文化迁走东部独立发展,不同流了,但巴与蜀两支文化却同流发展。到东周时期巴文化与蜀文化就混同一体了。例如,船棺葬俗,巴蜀都有,是同流而合俗的。

又如扬雄。从《汉书·扬雄传》等文献的记载可知,扬雄的祖先是从三晋(今山西南部)移民过来的,他先到楚之巫山(今重庆巫山县),再到巴之江州(今重庆市主城区),受巴文化熏陶;五世祖扬季又避仇家举家溯江而上,落籍成都郫县,扬氏从此在蜀中定居下来,受蜀文化孕育。扬雄成为西汉著名文学家、学者,记载和研究巴蜀古史,撰成《蜀王本纪》;以蜀郡成都为题材,创作《蜀都赋》;拟《易》作《太玄》,发扬巴蜀易学;全面记载巴蜀地区的方言词汇,著成《方言》等。正是其融会巴与蜀、将巴蜀文化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扬雄的很多作品记载和研究巴蜀古史

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深受巴地与蜀地奇山异水与文化的熏陶,同时又为巴蜀文化增添了瑰丽光彩。李白,出生和成长于巴文化与蜀文化交汇之地绵阳江油,还时时往来于剑阁、成都、峨眉、梓州等旁郡,他寻师访友,亦读亦隐,勤作诗文,直到二十五岁时才沿江而下,过巴地,出三峡,从此离开巴蜀。

李白出生和成长于巴文化与蜀文化交汇之地:江油

杜甫的人生轨迹似乎与李白相反,一生的最后约十年时间生活于巴蜀大地。他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日从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踏遍了四川盆地的东西南北,多数时间定居在蜀中文化中心成都,近两年时间在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生活。765年5月,杜甫从成都乘舟沿岷江南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泸州(今四川泸州),然后沿长江东下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云安(今重庆云阳)、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巴地逗留了约两年半的时间。他一生写了1400余首诗,仅在成都就作了约475首,占总作品数的三分之一;到夔州又作了410首诗,因此在巴地所作诗,也占总作品数的三分之一。

杜甫一生的最后10年时间,主要生活于巴蜀大地

又如近代的郭沫若,他生在蜀地乐山,除客家人祖籍渊源外,他的外祖父杜氏是重庆市开县人。邹容是巴人,但受的是蜀地的教育。邓小平、陈毅两位当代巨人出生在巴与蜀交汇地带,同样具有刚柔、文质兼济的文化性格。

评论 13

  • 崇英 2020-05-11

    夲是四川盆地呀

  • NopeNope 2020-05-08

    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

  • 非常复杂化 2020-05-08

    巴蜀的互动从古到今从未停止,这也是巴蜀文化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