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束缚于轮椅 精神自由于重生 大学老师易诗:意外坠崖后想要征服的山峰从未改变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04 09:55 48044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雷远东

接受自己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易诗只用了三天,他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从涌上心头的千百种情绪中,抓住了“站起来”那一根。

从2015年意外坠崖之后到现在,5年里,这位成都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副教授,已经习惯穿梭于两个世界。一个是在校园,安静、简单、纯粹,他日复一日沉醉于科研和教学中,在捕捉科学力量推动改变的同时,也收获尊重和荣誉。另一个,则是在日常,喧闹、打量、更多是善意,他学会在轮椅上观察周遭,坦然面对新生活中的得到和失去。

“感觉,就是越纯粹、越自由,也越美妙吧。”五月初夏,易诗说道。

荆棘之路

整个疫情期间,易诗都没出过门,家里客厅里封起的阳台就是他的书房,向阳又宽敞。在那里,他完成了针对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的最新优化和细化。

灵感来源于这段时间被广泛应用的红外热成像测温,易诗发现,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只是做了一个快速的头部区域测温,但现实中还有更为复杂的情况,例如,当市民戴了帽子、口罩、或拿着温度高的杯子时,仪器的精准识别尚且存疑。在他的成果里,这些问题都被妥善解决,红外热成像能清楚标记出被检测者头部图像的各个部分。

长久以来,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是这位年轻的副教授想要征服的“山峰”,再细化,他的研究集中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红外图像处理,高速通信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等方面。

“这是一条漫长又充满荆棘的路,大浪淘沙,但也是一个非常平淡的积累过程。”曾经,在易诗的人生规划中,他只需安静地向着他的山顶攀登,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人生计划,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其中,让自己科研成果实现有形价值的转化,让人们的生活能因为这些成果有一丝丝更好的转变,是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生最浪漫的期待。

从履历上看,他符合人们对“人之骄子”的所有设定,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是高速通信中信号与信息处理,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短暂工作一年,2010年,进入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承担本科专业课教学。

所有的计划都被2015年的一场意外突然阻遏。

那年元旦,易诗在登山时从接近6层楼高的悬崖坠下,狠狠摔进山下的湖中,脑部撞在湖底的石头上,胸部、腰部等多处脊柱骨折,从大腿到脚趾完全失去知觉。从一刻开始,这个原本身高1.76米,酷爱游泳、篮球、旅行的青年,身体被完全束缚在轮椅上。

5年后,再回忆起那场事故,易诗的叙述非常平静,包括奋力游向岸边时冰冷刺骨的湖水,救护车上感觉到整个背部被撕裂的剧痛;他第一次从医生的嘴里听见“骨折”“瘫痪”等词时,想着要躺在床上3个月;几次手术后醒来,充满希望感受双腿,却依然毫无知觉,他觉得情况有点糟糕;最后在康复医院询问病情时,医生宽慰他,好好做治疗,会有奇迹。

“听见‘奇迹’这个词,我就知道,估计是终生了。”易诗总结事故后的几年,“就人生规划而言,那场事故的改变并不是特别大,反而推动我进步的速度更快一些。”

这几年,在科研上,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承担横向项目1项。担任《红外技术》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CD核心)审稿专家,发表学术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出版机器人设计方面教材2部;在教学上,除了承担本科专业课教学7门,还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每年平均指导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12人。

——“身体被束缚在轮椅上,精神一定要站起来。”这是当年在巨大冲击下,从最初千百种混乱情绪中,易诗本能抓住的最明显的那一种。

意外坠崖以后

尽管受伤后,易诗表现出的是豁达和乐观,但相识多年的好友兼同事贾勇还是能依稀想起,最初去医院探望时,易诗的沮丧和难过,“我们也没怎么聊,好像就突然都词穷了”。在他的记忆中,出事前,易诗是“运动型达人”, “特别旺盛的生命力,那时候他上了一天的课,或者是好几天都泡在实验室后,还能抱着球去操场上打一场。”

即使这样,贾勇也从不用同情的心情去面对好友,他认为会有这样的情绪是一种“不了解”,“易诗不需要任何同情,他能做得比有的健全的人都要好,而且,从他重新回到课堂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重新‘站’起来了。”

几位已经毕业的学生,还记得易诗受伤回学校的第一堂课,那是大三才有的一门专业课,第一次见到授课老师,他坐在宽大的轮椅里,瘦削严肃,尽管还没上课,但教室慢慢安静下来,大家有疑惑,但不知从何问起,更不知道如何去问。

“是易老师自己给我们说的。”学生印象深刻,除了基本的自我介绍外,这位老师还解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原因,坦诚未来每堂课都需要同学们帮忙,协助他把轮椅推上讲台,“第一次遇见这种好像电视剧的情节,大家愣了下,开始鼓掌,很佩服。”

尽管现在,这样的介绍,易诗已经在一次次新课程开始时重复多遍,语言愈发简洁,情绪完全平静,但第一次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当时忍不住哽咽了,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想到自己以这样一种状态回到讲台,很感慨,我明白尽管回到社会了,但今后整个人生轨迹已经完全变了。”

从那时开始,教学和科研,就成为易诗精神世界里最富饶的财富,他接受了身体的束缚,但选择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放到一个更为博大艰深的空间,在那里,他依然是自由的,充实的,轻盈的,依然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2016年,受伤后的第二年,易诗开始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当年,完成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的项目,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4篇论文,就他之后发表的论文而言,这几篇的级别也比较高。但在易诗心中,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他受伤后的第一次进步,“这样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对当时的我而言太珍贵了。”

2016级学生张洋溢,从大二开始在易诗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安防系统中,面对当时夜晚智能化安防的研究空白,他们将目光锁定到还极少有人涉及的红外线热成像领域,试图找到红外线热成像设备在夜晚的监测采集方案。

“当时,要实现热成像设备所摄视频的格式转换,我们差不多在六教的实验室泡了半个多月吧。”张洋溢记得,热成像输出的是模拟视频,而电脑能处理是数字视频,于是,他们尝试实现AV数字到JPG数据流的转换,一种一种格式去试,再选择出最佳的效果。

对张洋溢而言,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做科研需要的专注和艰难,更是第一次领略到科学的逻辑和严谨之美,这一次的经历,让年轻的他确定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和方向,“我一直记得易老师带着我们逐一实验时的专注和严谨,还有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在为着同一件事努力,那种震撼和感动,让我愿意未来一直去做这一件事,去成为和易老师一样内心有力量的人。”

打通两个世界

其实,内心的力量,都是一点一点累积的。

受伤后,易诗发现,以前不起眼的几级阶梯会成为他在科研之外,最大的挑战。他所见到的世界也“矮”了一半,从轮椅移到沙发、床、或者是车上,都需要使尽全身力气,就连洗漱,盥洗台都不能太高……

重新学习的过程,他想起高三时每天放学后骑着自行车去补习的那段路,渐黑的天色被甩在身后,心中全是今天要完成的试卷。他并不是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相反,整个初高中阶段他都是吊车尾的学渣,打游戏、逃课、请家长……直到高三,突然意识到自己再一直这样晃荡下去,人生就无路可走。于是,那一年,生活被简化到只有学习,每天白天在学校上课,下午课程结束后,再去补习到晚上,回家继续刷题到深夜,直到最后的高考,实现逆袭。

“我也没想到,那样一段全身心去努力的时光,会在多年后成为内心巨大的力量,而且,和现在的那些努力相互融合,内心越来越坚定。”从受伤,到最后坐着轮椅回到讲台,易诗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以他的病情看,这绝对算是比较快的。在康复医院,他遇见很多一呆就是几年的病友,因为害怕自己的不同,而选择逃避现实,封闭内心。

这时候,易诗会觉得自己身处于两个世界。

在学校,他是学生喜欢的老师,有着自己热爱的领域。他已经习惯在轮椅前安装上电动车头,从家出发15分钟后到达学校;总是会提前到教室;他上课时声音很大,会坐在轮椅上努力伸长手臂在最下面的黑板上板书。另一方面,学院的教学秘书在为他排课时,会尽量安排在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五、六节,以错开上下课的高峰期,教室也会安排有电梯的新教学楼,或者是教学楼的底层。

易诗感激学校和学生,当有实验或者是讲座,学生们甚至会更早比他考虑到有无电梯,然后来接送他, “我回归社会后,非常感谢身边的人,家人、同事、领导、我的学生,他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没有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很多工作我自己也是没办法靠自己现在身体状况去完成的。 ”

而在学校以外,易诗接触到很多情况跟他类似的病友,他们会相互鼓励、也会偶尔聚会。

“成都是一座包容性很高的城市。”走在路上,易诗会感受到身边有人在用余光观察他,但是真正指手画脚或者上来问他的几乎没有,“但是有病友就是受不了这种目光,所以宁愿好几年都不出门。”

有一次,他们约好去吃火锅,走到店门,发现有几级阶梯,于是求助路人,“但人家一听说就摆摆手走了,可以理解,毕竟一群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小伙,看着怪怪的。”易诗可以坦然面对别人的打量或者是拒绝,但是他希望现在的自己能够打通这两个世界,让更多的“病友”走出自己的“封闭”,也让更多人能够平视和接受他们。

这样的通达,易诗将其归于伤后,那些从绝望中开出的花。

好友贾勇记得去看易诗团队做出的热成像设备时,易诗眼中的喜悦,“真的就是那种眼睛里有光,他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受伤后静下心来做科研,还能做得这么好。”

学生张洋溢今年考研失利,易诗很平静地为他分析,在调剂、二战和就业中,有哪些利弊。最终,张洋溢在成都高新区的一家科技企业找到工作,从事的就是他热爱的人工智能,“人生这么长,我这么年轻就能找到想要终生努力的方向,已经很幸运了,剩下的就是好好努力。”

如今,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家里,每天吃饭时,易诗会看着窗外的草木萌发,心生感激,“人的坚强和乐观,总会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评论 4

  • 冷脾气 2020-05-04

    要重生,就要有跟鹰一样的勇气,敢于折断翅膀,重新开过

  • 哦豁 2020-05-04

    点赞,加油,从此生活在这里改变了,但也收获了

  • 凉云暮叶 2020-05-04

    重生需要勇气!再痛都是瞬间的,勇气很重要!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