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特色产业带出去:卖猪肉、做木工 海归小伙带村民致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4-30 13:11 34990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4月的乡城,阳光明媚,山花怒放,生机盎然。“咋个才能让村民增加收入,一个开办藏式木工培训班看行不行。”走在乡间小路,扎西才让在思考着。今年3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年轻小伙扎西才让,已陆续抵达甘孜州乡城县。今年,已经是扎西才让接手东宫村驻村帮扶工作的第四个年头。

2016年扎西才让从美国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四川测绘局直属单位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作。

扎西的妻子和他是美国研究生同学,毕业后两人来到成都。2017年勤奋上进、年轻有为的他被单位选拔到甘孜州乡城县担任驻村扶贫干部。扎西接到任务时,2人新婚仅一周时间。

踏入乡城的第一天,扎西才让深感压力巨大:扶贫工作从何处着手?如何实现全村脱贫?他迅速开展入户调查。当走进村民家中的那一刻,发现乡城地区的藏语与安多语系差别很大,根本无法交流和沟通,作为出生于安多地区藏族,扎西才让只能靠手势比划与村民进行交流。为了尽快了解村民的情况,他主动邀请村上懂汉语的干部一起走村入户,经过一周的努力,他已把村民们的基本情况记在了心上。

扎西才让帮扶的乡城县香巴拉镇东宫村海拔3000米,全村共有83户,其中贫困户33户,贫困人口183人,全村大多数居住在地形崎岖,交通不畅的山弯地带,且较为分散,全村无集体产业,村民文化水平低,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因此东宫村属于省级深度贫困村。

要想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最关键。通过扎西才让的入户走访并与村民交流,发现东宫村村民养殖的生猪肉质醇香极佳,当地人将生猪俗称为“藏猪”。

由于东宫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且村民养殖生猪仅是自留的食物,并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经扎西才让调查研究发现东宫村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别适合发展藏猪产业,于是想办法与原单位及乡城县政府领导沟通,启动了东宫村藏猪养殖产业。

两年来,通过“测绘企业家乡城行”活动和扶贫日等活动,扎西才让筹集资金为东宫村贫困户购置藏猪40余头。同时,联系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为东宫村村民讲解藏猪养殖知识,仅藏猪养殖这一项就为东宫村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2019年4月,他组织东宫村村两委前往成都学习。考察学习了成都藏饰、民宿、木雕工艺等领域的市场,还前往战旗村学习新农村发展经验。为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扎西才让积极地与原单位领导沟通,由他的原单位出资在东宫村活动室举办“双语课堂”,聘请本地教师,以每月2-4节课的频率,为东宫村村民讲授汉语,并为他们翻译新闻,让村民们能够通过“双语课堂”的窗口,了解到外部社会的发展,感受信息时代的变化。

“村中共有藏式木匠27人,我们准备招募村内愿意学习木工的青年,开办藏式木工培训班,让更多人能够学习一门手艺。在未来,将藏式木工的手艺带到成都,让更多人见识到乡城藏式木工的精妙工艺。”翻越海拔5000米尚有积雪和暴风的大山,一路颠簸抵达驻地。隔离一结束,便走村到户,继续扎实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东宫村有大面积的小麦、大麦和青稞,每年丰收时节,村民需要将收割好的作物拿到县城付费进行打磨,既费时又费力。所以今年我们决定修建磨坊,增加村民收入。”招儿都从实际中来,扎西心里的蓝图可清晰着。

两年多来扎西才让穿破了五双运动鞋,下村时遇到过两次交通事故,每次都差点危及生命安全。“这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之后我也会更加努力,带动身边的人投入到这一工作中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