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没有休止符 继作家书单、店长书单之后,社长书单来了!(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4-28 17:36 36325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总是掀起一阵全民关注阅读的风潮。但我们都明白,阅读不是一阵风潮,读书也绝不仅仅是一天。2020年,我们都度过了一个不容易的春天。多个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实体书店和出版业也不例外。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艰难的状况下,出版界依然在努力,依然在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文化食粮。我们请来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浙江、重庆、湖南等全国12家出版社的社长或总编辑,请他们推荐各自社最新出版的好书。12家出版社社长书单分为上、中、下给予发布,以飨读者。

⑨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推荐

《我的原野盛宴》

张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作家张炜以孩童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融入自然的成长姿态,从幼年的童真生活写起,为读者还原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民间历史,精彩地描绘出一场“原野盛宴”。

他以质朴的笔墨记录了那时的生活经历,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和口吻,为我们讲述了几十个天真感人的故事。绿色的林莽,丰饶的原野,饱含的意趣……源自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充盈于每一个故事,让人为之动情。而随处可见的360多个动植物知识点,又使得文本具有广博的知识含量,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和意义。

这样的作品,既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成人。尤其是作品的后半部分,有多个故事涉及文学阅读和写作,也涉及理想和努力。因此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不仅是作家童年时代的回忆,还是他有关写作缘起的自白书,是十分难得并且值得研究的资料。

《柏杨版资治通鉴》

司马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为晦涩难解的文字,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读者不仅限于专家、知识分子,更扩及到学生、上班族等所有人群,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成为当下读者掌握历史规律,厘清混沌时局,看清未来道路的最佳读本。

⑩ 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徵荐书

《浦东人家》

陶玲芬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极具生活气息、描绘浦东发展历程的长篇小说。

曾经遥望浦西“大上海”城市生活的浦东一家人,各自在时代风云面前经历了不同的命运变革:他们从七十年农民、绣民,种田养猪、钢厂工人的身份一路走来。他们与命运搏击,在浦东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时期,历经考验,展开无比丰富的人生图景。数十年的悲欢离合成就了浦东,携手起浦东人与浦西人的融合,也成就了真正“大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欣欣向荣。

小说作者以一个浦东媳妇感同身受的细腻笔法,勾勒出一个家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写下了三代浦东人在这片热土上激情奋斗,柳暗花明,走向光明未来的故事。作者陶玲芬,是知名编剧、作家,作品有《婆婆、媳妇和小姑》等。

⑪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荐书: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茶人三部曲”之《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是中国第一个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系列,勾画了一部近现代史上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曾获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王旭烽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及华茶的兴衰过程在书中尽显。

绿茶之都杭州,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在各种爱的纠葛中,不得已向世外逃遁。

以杭嘉和为代表的杭家第三代和以杭得荼为代表的第四代的经历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过程。民族、家庭及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剑来》

烽火戏诸侯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剑来》是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创作的一部长篇古典仙侠小说。也是作者继《雪中悍刀行》后最具才情的全新力作。

小说以宏伟的叙事、宏大的架构、宏富的想象力,令人赞叹不已。在《剑来》构建的“光怪陆离却合理有趣的仙侠世界”里,不仅充盈着具有中国古典传统的气韵和精神,更带有浓浓的入世救世思想,隐约呼应着中国历代儒家尤其是现当代新儒家探求救国自强之路的哲思。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众多以陈平安为代表的人身上,寄予了“中国人格”,隐动着精神上承继中华优秀传统而又体现当下社会的浮脉。小说徐徐展开的不仅是一步步的道山跋涉,更是忠孝、家国间的艰辛抉择,情与法难两全的伤痛,侠气与仙气的异同争执,以及最根本的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分歧争端。

⑫重庆出版集团科技分社社长、总编辑吴向阳推荐:

《与失智老人快乐相处》

吕洋 主编

重庆出版社出版

《与失智老人快乐相处》一书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的专家团队编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带给受老年失智症困扰的家庭相关的基本知识,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日常指导。

趁父母健康,好好爱他们。若父母老了,好好待他们。当父母日渐衰老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准备好了吗?吴向阳说,“第一眼打动我的,是书封上的这句话:如果明天,父母连你也忘了……失智老人,这是一个艰难的话题。

在我们步入中年的时候,父母便开始衰老了,最初我们可能不在意,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他们做菜时会忘记放盐,会翻来覆去说同一句的话,甚至还把自己走丢,忘记回家的路。慢慢地,他们性情也变了,脾气越来越暴躁,疑心越来越大。身体上机能上的衰老,儿女们可以用更细心的关爱和陪伴来弥补;而智力上的衰老和性情上的改变,儿女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老年失智症带来一系列的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拥抱抑郁》

王璐 著

重庆出版社

女检察官王璐在事业的巅峰期患上抑郁症。病退后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与抑郁症展开持久的斗争。其间也走过弯路:擅自停药、病情复发;也遇到家庭变故,老父亲因心境障碍自杀离世……但她都坚持了下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康复、通过做公益、培养兴趣爱好,终于将生活拉回到了本位。这样的一部与抑郁症共舞的心路历程,是极为难得的。就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及,在写作时,她曾几次搁笔,因为每一次的回顾,都仿佛是重新坠入那泥潭之中。

感谢作者带着极大的勇气,完成了书稿,不仅在写作时要重新感受那负面的情绪状态,还要将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下,这对普通人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希望作者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病友带去向前走的勇气,也希望能够给抑郁症患者的亲友们一点启发:我爱的人,他现在真的很难过。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