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江苏盐城滨海县一初中男老师给班上13岁女学生发暧昧信息。在网帖中的截图里,“班主任”的账号不断对一名女生“嘘寒问暖”,还有“宝贝”“爱你”等亲昵词句。甚至在一次对话中,“班主任”还要求对方称呼其为“老公”。4月22日,滨海县委宣传部通报:经查,网友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给予涉事老师许某某开除处分;对凤鸣路初中相关责任人立案查处。(中新社)
言语挑逗、越界玩火,班主任发给女学生的暧昧短息,于后者而言就是“话语骚扰”和“精神欺侮”。应该庆幸,此次遇事的女生,第一时间勇敢发声检举不轨,不仅有效保护了自己,也帮助了教师队伍“清理门户”。
事实上,师生之间尤其是“男教师和女学生”的关系边界,从来都是一个微妙话题。很多时候,某些男教师并不能踩准界线,而是一再试探、大打擦边球,乃至于越过红线万劫不复。而在本案中,犯事班主任则可谓处心积虑、预谋已久。据悉,被骚扰的女生父母在外地打工日常由爷爷抚养,无德老师正是嗅到其中可乘之机,以“关心学习”为由对该生日常嘘寒问暖,深夜网聊越聊越露骨。耐心布局,步步引诱,这不仅是油腻男,更是一个危险的“捕猎者”。
利用自身作为班主任所掌握的学生家庭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猎物”,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局引导。中年大叔的心机算计,对涉世未深的女学生而言,简直是致命陷阱。现实中,不少学生由于和父母关系疏远、性格孤僻等原因,很容易对伪善关照、假意“陪伴”的教师产生好感、依赖,不知不觉之中就陷入圈套受伤受害。难得可贵的是,在本案中,被“围猎”的女学生在爷爷的追问下说出了实情。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共识是,异性师生之间,必须有刚性的回避制度,必须有完善的避嫌指南,这是保护女学生不受骚扰、不被侵犯的根本保障。男性教师当然可以关心女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只能是基于常识和常理的标准动作,而不能自行其是、任性妄为。在中小学阶段,男教师与女学生的关系处理尤需注意,比如说“一对一”的线上闲聊,私人时间、没有第三方在场的“线下接触”,都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凡此种种,不能指望相关从业者自觉自律,而必须形成硬性的规范和制度。
评论 3
撞了怀 2020-04-23
这女生跟这样的老师回复这种信息,也是够了。苍蝇叮了有缝的蛋
话散在刀尖上 2020-04-23
将心比心.
独钓一江月 2020-04-23
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心中要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