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封面丨检修“医生”张鸣镝:在大凉山中为全球顶尖输电工程做“体检”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4-28 19:01 57610

张芯嘉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马靖高杰 摄影报道

作为全球顶尖的输电工程——特高压,它如同一条跨越无数山川河流的“天路”,将来自四川等地的水电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等地区。为了保障这条大动脉的运行“健康”,每年会有一批检修“医生”们会耗费大量时间,为这个大家伙做个全身“体检”。

35岁的张鸣镝从今年3月31日起,就开始为大凉山下的±800千伏锦屏换流站开展检修工作。与往年不同,防疫之下,他要在17天有限的停电时间内,负责500余人的防疫管控、超200项检修技改项目等,从而确保西电东输的运行安全,保障东部等地区的可靠用电。

确保500余人防疫安全,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四川境内的三大特高压直流累计外送电量超7000亿千万时,相当于2019年四川全社会的用电量的2.6倍左右。为了保障特高压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3月27日,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特高压检修项目经理张鸣镝就提前进入锦屏换流站,“这次检修跟以前不同,这么多人开展工作,首要是确保防疫安全。”此次锦屏站的2020年检修,也是疫情爆发以来全国首个特高压直流大型集中检修作业。

“所有人员列队,每人间隔1.5米,依次要开展核酸检测。”他说,要进入换流站,每个参检人员都要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参检人员分为了3个批次,检验结果呈阴性后,才能进入锦屏站检修现场开展工作。”

但面对500多名检修“医生”,如何保障防疫安全让这个80后小伙子很发愁。“我们开会讨论很多次,还请教过专业人员。”他说,最终决定固定7家住宿宾馆,517名参检人员采取按区域管理、上下班专车通勤、早中晚盒饭分时段就餐等“硬核”举措。不仅如此,他还在现场配置了3个集装箱卫生厕所、2个集装箱医疗隔离室,配齐电子测温计、消毒液、酒精、护目镜、口罩等12项防疫物资,“幸运的是这么大规模的作业,不仅防疫还有检修都是井井有条开展,最终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零病例’。”

每天花9小时 巡查近百个危险点

4月9日下午3时许,锦屏站内刮起了六级大风,所有的高空检修人员不得不停下来。张鸣镝说,西昌的气候条件特殊,在这里他们时常会感受到五级以上大风的光顾,“一旦遇上大风天,高空检修等工作就不能开展,人站在上面能被吹的晃悠,十分危险。”他要随时做好观察和指挥工作,一旦发现风力变大,就会在对讲机中要求所有相关作业面暂停工作。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检修工期,他每天要花费9个小时以上,挨个走遍站内的31个工作面,巡查近百个检修危险点。“换流站是特高压的心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保障每个毛细血管的健康,以及心脏的稳定运行。”他说,因为换流站的重要性,检修要面临的就是现场点多面广、高空作业多、交叉作业多等情况,“为了检修的顺利进行,我们专门制订了55项常规检修作业方案,细化32个专业班组,设置108名作业负责人及安全监护人。”与此同时,还要调配材料、工器具、试验设备等集装箱,涵盖检修物资40余类、试验设备70台套、高空作业车32台、升降车25台、各类机具设备上百类,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确保现场井然有序。

连轴转14天解决潜在隐患 确保输电天路运转正常

4月13日,±800千伏锦屏换流站的年度检修成功完成。连续14天的停电作业“窗口期”,面对跟以往相比几乎翻倍了的检修任务,在确认完成后,如张鸣镝一样的500多位检修医生们才终于舒了口气。

张鸣镝说,这次让他印象最深的除了为500余人做好防疫工作外,就是带领党员突击队,在偌大的换流站内,脚印在地上不断延伸,绘成一道无形的安全防线,守卫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支红色力量,连续处理了多项急难险重的任务,同时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4月16日,锦屏换流站完成“全面体检”,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长期满功率运行的电网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据悉,张鸣镝所在的国网四川送变电成功完成常规检修项目72项、专项检查33项、特殊检修项目9项、隐患整改项目15项、缺陷处理项目19项、技改项目18项、新增缺陷处理项目15项。

张鸣镝说,为特高压做检修已经很多年,做得多了,他更明白将水电等清洁能源送出的特高压工程,对全国意味着什么,“它不仅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为东部等用电需求较大地区,提供可靠且清洁的能源供应,能为这项大国重器保驾护航,我感到很自豪。”

评论 7

  • fm20316 2020-04-30

    点赞点赞

  • fm20316 2020-04-30

    点赞点赞

  • fm20316 2020-04-30

    点赞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