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儿童特有! 成年人“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也或是多动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4-12 17:47 60971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1.精力旺盛,平时话比较多,思维跳得特别快,容易打断别人说话;

2.上课、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做一件事情不超过三分钟就开始走神。

3.做事经常丢三落四,不是掉钥匙就是忘记带手机;

4. 难以预估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导致迟到、无法完成任务等。

上述的经历看起来似乎人人都有,但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说自己因为长年如此,最终在医院确诊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在她的分享帖子下,不少网友自查表示“全中”、“你有我也有”,甚至有人发问:“现代人还有人不是ADHD吗?”

一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的疾病,却被网友感叹“自查全中”,ADHD到底是什么?真得了后果很严重吗?

在略有了解的人看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才会有的疾病,为啥成年人也能患上多动症呢?据研究报道,ADHD发病率为4.31%-5.83%,男女发病之比4:1—9:1,粗略估计我国有1461万-1979万ADHD儿童。70%的ADHD患儿症状持续至青春期,部分可持续到成人,它跟个体从小大脑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有关系,大脑功能的缺陷会导致其出现。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五级专家司徒明镜告诉封面新闻记者,ADHD有几大核心症状:第一是注意缺陷,患有注意缺陷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容易被外界吸引走专注力且难以回到之前正在做的事情上面,因此经常容易出现做事情有些虎头蛇尾。同时,他们的一些条理性也不是很好,做事比较马虎、粗心,容易丢三落四,这些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症状。

第二,有些患有ADHD的孩子会表现的有些容易冲动,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一些情绪和一些行为,容易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很难等待和排队,可能话比较多、精力比较旺盛、容易打断别人,不顾别人正在做的事情,去影响到别人,这些也可能导致其在社交上与情绪上的一些问题。

成年人也会患ADHD

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ADHD是一种延续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除了孩子之外,相当多一部分的症状可能会延续到成年之后,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很多成年ADHD患者同样会出现注意力问题,导致其长时间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影响工作效率。或者其很有可能出现情绪管理困难,导致其较为情绪化,容易爆怒,也会导致其人际关系或者婚姻上出现问题。同时,ADHD的患者还容易共病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物质滥用等障碍,也会影响其整体的社会功能。”司徒明镜说。

由于ADHD是神经发育上的一种疾病,这个疾病目前病因不明,但遗传因素的确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医生在临床上也发现很多ADHD儿童患者的家长,尤其是其父亲(男性)出现注意力缺陷、冲动表现的可能性是有的,很多家长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也会了解其家族中有无这些症状的患者,来明确孩子的诊断。”

症状为:思维活跃 精力旺盛

ADHD也被称为“天才病”

因为ADHD很多患者表现为较为活跃、精力较为旺盛、头脑反应也相对较快,这类人群在某些方面相对于同龄人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特长,比如有超强的艺术创作能力、有极致的策划能力。回顾一些名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也能发现他们是ADHD的患者,比如菲尔普斯,他在小时候也存在ADHD的问题;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莫扎特等也被报道其有这一方面的表现。ADHD会导致人精力旺盛、神经各方面活跃,在相应专业领域做出较为突出的成就。

网上自测不可靠

需要专科医生识别

在门诊会谈时,除了通过检查性交谈、行为观察和辅助身体检查,医生的确会运用一些量表评估诊断。

司徒明镜介绍,ADHD的诊断目前现在主要针对的是DSM-5等标准进行制定,很多评估的工具只能作为一种筛查的作用,帮助我们识别一些高危人群,去测出其是ADHD患者的可能性有多大。但由于工具本身信效度的问题,其很难作为诊断的可靠标准,在测试结果为阳性以后也不一定真的就有ADHD的问题。

所以如果在做了一部分测试之后,怀疑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还是需要到专科的医生面前进行面诊识别。

“因为ADHD本来也是一个疾病,并不是说这个人故意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调皮、故意不愿意完成任务的现象,这个疾病是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或者一些行为干预来帮助其减轻症状、包括提高其社会功能的。”司徒明镜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一旦确诊了ADHD,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一定需要积极干预。轻中度的ADHD可以首选一些非药物的干预,包括行为治疗、父母训练、物理治疗等等均可以起到效果。

对于中重度以上的ADHD患者,包括一些成年人,其多动症或注意缺陷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对其生活影响比较明显的,还是建议进行药物干预,药物对于控制症状以及改善注意力水平也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随着症状的改善,也可以缓解其继发的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从而综合性提高功能方面的能力,从而减轻症状对其的损害。

评论 1

  • 说个正事 2023-04-15 发表于四川

    多动症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