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档案|温志航:飞刀花鼓的传承与迷失

封面新闻 2019-03-20 18:15 36030

刘陶表演飞刀

温志航/文图

“岁暮天寒冷,路上行人少,山伯攻书回原郡,祝庄啊祝庄访故人……”昔日郫县西南日月城风光如画,明快的四川小调声里,一阵激越的锣鼓声撞击耳鼓,舞台上走来一老一少。

少者为女孩,小巧玲珑,眉清目秀,身穿彩衣,灵巧干练;老者年逾花甲,瘦高个儿,腰板硬朗,面庞清癯。只见,两把亮晃晃的飞刀在女孩手中上下翻飞,在空中成两条银色的弧线,女孩准确无误地接过飞刀,又接连不断地抛向空中,周而复始,飞刀的弧线呈现一片刀光剑影,令人胆战心惊!老者却在一旁镇定击鼓,一边唱着四川小调。

而今,老者陶明成早已作古,女孩刘陶已去了美国谋生。随着刘陶远渡重洋,飞刀花鼓这项独特的绝艺,已迷失在这凡尘之中。

起源中江,北宋年间十分流行

飞刀花鼓,是一种以锣鼓伴奏演唱故事并配以抛刀掷棒等杂耍表演的四川民间曲艺。表演者手持木棒、火棒及特制的刀、叉等物,一面演唱,一面将手持物向空中抛掷,一般抛掷三件,空中二件,手中一件,如此循环往复,类似于“杂耍”。

它是一种由杂技和曲艺艺术嫁接而成的独特民间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四川的成都、绵阳、广元、宜宾、自贡、内江、泸州、达州以及重庆、涪陵、万州等地。

表演的艺人通常有二:一名艺人一边演唱,一边将手中的刀、叉、棒等物轮流抛向空中,既使人眼花缭乱,空中的飞刀又不失误落地,显示出艺人高超精湛的技艺。

另一名艺人则作为表演者的助手,在一旁敲打锣鼓伴奏并伴唱,同时还碎步表演各种舞蹈。两人载歌载舞,默契配合,既有杂耍的惊险刺激,又有民间歌舞的喜庆热闹,历来受到城乡人民的广泛欢迎。

飞刀花鼓起源于四川中江县,北宋年间就已十分流行,并享誉全国各地。据司马光《涑水记文》和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介绍,唐宋时期就有不少蜀人会一种叫“鼗鼓”的杂耍和曲艺,表演形式为手摇拨浪鼓演唱民间小曲,或手中抛动鼓槌唱歌,它是飞刀花鼓最原始的表现形式。

刀光剑影里,生活多般磨砺

司马光记载说,北宋章献年间的刘皇后是四川人,她就会耍一手熟练的鼗鼓。而周密也记载说刘皇后身怀鼗鼓的高超绝技。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最早的飞刀花鼓可能曲艺形式重于杂耍形式,因为大多数掌握这种艺术形式的人都是女性,而且不是底层妇女,在当时的宫廷和上层社会比较流行,可见它是一种高雅活泼的艺术。

至清朝民国年间,飞刀花鼓开始在巴蜀大地广泛流行,许多民间艺人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技艺进行演出和传播。

由于它所需演员不多,道具也不复杂,对演出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在街头巷尾、庙会灯会和街市乡村都可以见到飞刀花鼓的影子。

走出国门,法国演出20余场

飞刀花鼓的演唱曲目多为民间小调,诸如《山伯送行》《山伯访友》《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出关》《孟姜女哭灵》《祝英台求学》等,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且唱词通俗,曲调也非阳春白雪,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也在情理中。

跟四川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一样,飞刀花鼓的唱词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创新,这反映了民间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飞刀花鼓”在四川首推“陶家班”,陶明成家住成都老西门,1922年出身在花鼓世家,五岁就随母亲杨西花学唱花鼓,练习抛棒接棒,八岁出场表演,十四岁就同其妹陶学兰搭档正式演出。

他嗓音好,悟性高,能演唱川东、川西各路花鼓唱腔,行腔细腻动听,其抛掷刀叉的技艺尤为高超,他能抛掷“枯树盘根”“麻雀闹林”“苏秦背剑”等许多招式。他带领陶家班巡回演出于四川各地及云南、贵州、广西各省区,在群众中享有盛誉。

陶明成的传人刘陶是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1983年参加中江县永安曲艺培训班学习,自幼学习传统曲艺。

1985年,被当时到中江县表演的四川著名金钱板、荷叶、评书、飞刀花鼓表演艺术大师陶明成选中,慧眼识人的师傅收她为关门弟子,勤奋好学的刘陶跟随陶明成来到成都,开始学习陶派飞刀花鼓。

经过陶老师的耐心指导,严格训练,刘陶全面掌握了飞刀花鼓的技艺精髓,并随师全国各地巡回演出飞刀花鼓。

法国友人与飞刀花鼓演员合影

1992年应法中友协的邀请,陶明成、刘陶俩爷孙随中国民间艺术团,参加了法国蒙彼利埃第六届演员之春和阿温尼翁国际艺术节,演出20余场。《世界日报》对俩爷孙的飞刀花鼓作了专题报道,称赞他们是“带着乡土气息,同时又极其精妙的艺术”。

1998年,他们参加日本艺术节,做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

定居美国,飞刀花鼓已名存实亡

随着市场经济对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的冲击,飞刀花鼓流传至今,传承和发展已举步维艰,如今仅剩刘陶一人还能表演这门绝技,她是成都市青羊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陶惯常表演用花棍,一根棍子上缠着彩带和铜钱。随着刘陶双手不断地舞动,三根花棍像翩翩的蝴蝶飞舞起来了,她开始唱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同时还要根据故事的发展踏舞步,摆出不同的姿势;耍起刀时,刀影舞动,不由得让人将心提到嗓子眼。

刘陶介绍,“飞刀花鼓”是凤阳花鼓传进四川后的变种,是功夫和艺术的结合体,必须两个人配合,在法国演出时,是刘陶抛三把刀(叉、棍)主唱,爷爷打锣鼓伴唱。

刘陶使用的三把刀很像柳叶刀,但是刀尖却是圆的,把手的圆环上已经有明显的磨损。刘陶说,这三把刀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

如今,飞刀花鼓的现实生存状况并不乐观,陶明成先生去世后,刘陶成了这门技艺的唯一传人,每次演出,都特邀著名连箫表演艺术家牟庆云客串协助其表演,而牟庆云如今也已去世,这门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我早就想把这些刀扔了,搬来搬去太重了,一年用不上几回。”多年前,在外化成小区的一间房子里,刘陶就称保存“飞刀花鼓”是有心无力。

三把刀很重,但是在刘陶的内心深处,四川“飞刀花鼓”传承的担子更重。刘陶的父母辈没有人学“飞刀花鼓”。2000年,爷爷陶明成去世,刘陶就成了四川“飞刀花鼓”惟一传人。

刘陶表示,1000多年的历史不能中断在自己手上。“但我是有心无力。”已是中年的刘陶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主要经济来源靠她跑场演出维持。一套一的房子,在客厅隔了一间房出租;卧室内几乎没有家具,只摆着两张床,靠着窗台的地方放着一张课桌,上面有一盏台灯。

刘陶靠坐在课桌旁,平淡地讲述着自己的生活:“我每天6点就起来,把早饭做好后,就督促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起来看书。要到外地去演出,就只有把女儿托付给其他艺人照顾。”

为了生存,刘陶先后又学会了四川清音、川剧变脸、演小品等。“现在,‘飞刀花鼓’也就是一年能够有两三次演出,主要是政府组织的演出,那些只出一两百元的商业演出我又不想去演。”

在刘陶心里,“飞刀花鼓”应该有更高的价值。虽然“飞刀花鼓”之前一直是家传的,但刘陶不太愿意让女儿学飞刀花鼓。“那些家传的民间艺术,由于市场的衰退,传承者自身大多生活困难,又没有人愿意来学习,传承就更加困难。”

2004年,四川省曲艺团特意请刘陶去给学生上课,希望从中选几个“飞刀花鼓”的传人。一节课下来,学生全部怕了:“刘老师,我们的手要贴满创可贴了。”为了做到手熟,“飞刀花鼓”必须用真刀练习。

刘陶举起自己的双手,手指头依然可以看出很多伤痕:“当年我在练飞刀的时候,10根指头都被打烂了,只有在上面不停地缠胶布,咬着牙再练。”这课也就没再上下去了,这几年也不断有人打电话说要来学,但始终没有人真的上门拜师。

如今,刘陶已经在美国定居,飞刀花鼓的四川级传人虽然是她,但已经名存实亡,这不能不说是四川非遗传承的一个遗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