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遗事丨萨苏:北洋海军,一个被打断的中国梦

封面新闻 2016-07-03 20:42 1797

甲午遗事系列稿件系封面新闻独家首发,文字及图片如无授权严禁转载。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这张照片是他在英国接舰时拍摄的,也是迄今他本人最早的一张照片。

北洋海军,一个被打断的中国梦

□ 知名历史学者 萨苏

应该怎样评价以北洋水师为代表的,十九世纪中国人进行的第一次自强运动呢?我的看法是,他们的努力不应被忘记,那是一个被打断的中国梦。

中国人在那一次追赶世界的赛程中,瞄准的是最先进的技术。说他们保守腐朽,是不准确的。

这种追赶比日本的努力更加令人感动,因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家,我们在建立近代化工业国家的努力中,比依托航海文明的海洋国家有着天然的困难。

带着浓厚的大陆文明色彩,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人在追求近代化变革的时候,其克服自身文化惰性的努力是惊人的,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直到今天都有着很高的含金量。

红海、索马里,当人民海军出现在这片海域的时候,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一百二十年前,便有一支中国舰队曾从这里经过。1881年8月9日,超勇扬威两舰试航完毕归国。两艘高悬龙旗的军舰航行在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太平洋航线上,虽然经历了军舰起火,途中断煤,机器故障,水手病亡等一系列问题,但终于成功在中国人自己驾驶之下回到祖国,并在途中救起十名遇难同胞,途径各国均鸣炮祝贺,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独立远洋航行,这壮丽的远航值得永远铭记在中国海军的历史上。

到英国接舰的水兵们,大多是胶东的农家子弟,却仅仅三个月便掌握了专业英语的使用  -- 北洋水师的舰上口令都是使用英语的。中国方面拒绝了英方代为驾驶的好意,最终靠自己的力量将两艘最先进的巡洋舰开回国,最大限度地锻炼了队伍。其间丁汝昌亲自查海图定船位,体现了海军素养方面的快速进步,这位骑兵出身的海军将领学习海军知识的时候已经四十三岁了。

在欧洲留学时期的北洋水师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其服装很难看出是一名一八七零年代的中国军人。

这两艘军舰的订造过程充满英国人和中国人对视的好奇。面对英国纽卡斯尔的港口中正在建造的超勇号,扬威号巡洋舰和那些留着辫子的中国水手,纽卡斯尔人十分好奇,他们甚至申请上舰参观,以便与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取得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被留在了纽卡斯尔人的记忆中。当地最有名的诗人詹姆斯.赫斯雷写下的《纽卡斯尔的中国水手》至今在纽卡斯尔的咖啡馆中仍可点唱,其歌词充满了“中国人,你在街头左顾右盼,你是要买东西,还是要找姑娘?”这样的幽默,内容略带打趣但更多好奇。

中国,尤其是海军在发展变革方向上不懈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在这次自强的努力中,中国的变革者们清醒地学习着近代化工业文明带来的知识、技术甚至风俗,他们的目标是用先进的军事知识和装备武装自己的国家。

如果加以统计,中国和日本19世纪后期在朝鲜先后交锋三次:第一次是壬午之变,第二次是甲申之变,第三次是甲午之战。这三次交锋中,前两次中国都取得了主动,这正是源于北洋水师掌握的制海权。

北洋水师成军后的控制和活动范围,北到海参崴,南到新加坡,东到日本本土,行船十年没有发生过任何航海责任事故,并参加了镇压台湾地方叛乱,协助朝鲜官方消弭叛乱等战斗,表现出了出色的专业技能。

在求富期待下,洋务新政集中国家力量创办了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钢铁厂、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轮船招商局,为后世中国打下了一个工业化的基础,也成为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

那也是一个激动着一代人的中国梦。

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自信受到了最大的打击。

我们不应该忘记,一百多年前,世界东方一个古老的文明在外国的兵船面前开始觉醒,面对来自工业文明的风暴,它小心翼翼地调整自己的方向,试图赶上世界的步伐。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升腾,一群人曾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献出生命,1894年的那场战争将梦想生生打断,今天仍然让我们扼腕痛惜。

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已成为沉重的话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或许便是我们认识到中国那一次失败,不是路走错了,而只是走得太慢。中国的路,永远指向前方。舰队虽然灭亡,但梦想没有灭亡,一百五十年的强国梦依旧生生不息,至今绵延不绝。

甲午遗事系列稿件系封面新闻独家首发,文字及图片如无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stella@thecover.cn。投稿及交流请联系306600930@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