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生态特色 留住寿安乡愁——温江区寿安镇乡村振兴中的绿色路径

封面新闻 2020-04-02 15:45 36077

春季的寿安植物编艺公园内绿意盎然,形态各异的编艺作品栩栩如生,不少游客在此游览观光。公园不仅吸引着游客,这些出自“寿安匠人联盟”民间编艺大师之手的编艺作品更是远销英国、德国、荷兰等20余个国家。

作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川派盆景发源地、全国生态环境先进镇,如今的寿安走出了一条以全域乡村旅游促进全面转型发展的绿色乡村振兴之路。“寿安镇立足‘中国花木艺术康旅小镇’定位,紧紧围绕‘一核两轴三园多点’产业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花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高质量推动‘农、旅、文、养’融合发展。”寿安镇党委书记向彬说道。

依托生态禀赋

发展“两养”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寿安镇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总体思路展开,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套“寿安模式”。

岷江绿道

2019年寿安镇聚焦乡村振兴,狠抓产业转。按照温江区“三医两养一高地”的战略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健康养生、特色花木、生态旅游等产业;依托生态禀赋,按照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发展“高端、精致、生态、静谧”的“两养”产业,打响“健康到温江、养生在寿安”的品牌。如今寿安镇的九坊宿墅、一亩原乡、淼兮帐篷客酒店等乡村康养项目已远近闻名,呆住天鹅湖、二三里、淼兮黉门等一大批康旅项目也相继开工投建,如今的寿安已成为成都人周末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

厚植文化底蕴

唤醒乡村新活力

寿安镇是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有陈家桅杆、鱼凫王墓、圣修堂等古迹遗存36处。一座“古蜀寿安城”和11个文化古村落让人们重拾“乡愁”。寿安镇把古蜀鱼凫文化、明清文脉、农耕生态文化、园林盆景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形成以河流水系、湿地花园、蜀派园林和花卉苗木为本底,以古蜀寿安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为核心,特色生态旅游村落镶嵌、低碳交通系统串接的全域乡村旅游格局。

寿安编艺博览园

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寿安,将文化兴镇作为近几年全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匠人精神的传承贯穿于精品生态旅游项目的打造之中。在寿安镇,有“川西花王”陈开钦的盆景世界,也有着编艺大师漆康林的“大师小院”。在寿安镇编艺博览园所在区域,村民从事花木编艺已有近百年历史,这里也是中国首个花木编艺文化村落。“寿安镇匠人联盟”里汇聚了漆康林、罗世军、薛刚、彭古全等一大批民间编艺匠人400余人,他们不仅向全世界输出寿安镇编艺作品的精华,更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匠人精神充分发扬传承。

“2019年我们对标5A级景区丰富了编艺博览园文化内涵,为中小学生开展传承匠人精神的游学研学活动,同时深度推进寿安文化名片打造,将寿安的特色编艺、文创盆景等不断输出,以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唤醒乡村新活力。”向彬介绍道。

汇聚多方力量

以人才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最终是要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而发展的动力源泉则在于人才。”向彬说道,为了给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寿安镇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优化人居环境及营商环境,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设家乡,也吸引力一大批乡村旅游项目落地,直接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2019成都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在寿安开营

寿安镇充分发挥花木大户、致富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传统花木转型升级。西南桂花王、温江区人大代表祝鸣川积极研发桂花系列衍生产品,引领寿安桂花种植户转型发展,组织花木企业赴德国、荷兰等国家参加各类国际花卉展,让温江花木走上了“一带一路”。针对农村妇女和“4050”人员不方便外出就业或创业的现状,寿安镇调动群众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探索居家灵活就业模式,开展蜀绣、编织、勾针等技能培训,在带动就业创业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华西社区报记者 刘俊 寿安镇供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