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康河 中国游客挤爆剑桥

封面新闻 2017-08-14 19:51 9918

排队等待上船游康河的夏令营孩子们。

90多年前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在剑桥留下名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0多年后的今天,康河依然宁静而舒缓,延续着徐志摩诗中的灵性。唯一不同的是几年前在“河畔的金柳”对岸多了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录着《再别康桥》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统一的校服,这群孩子是来感受剑桥学院的气质

每年,成千上万来剑桥参观的中国游客都是冲着这块石碑而来。

8月初来自成都的刘先生为了在朋友圈炫耀一张和石碑的合影,足足在游客队伍里排了10分钟。

时间食客时钟耗资100万英镑,表盘取自一整块不锈钢,镀24K黄金,由8名工程师和工匠耗时5年铸造而成,作为时钟它不靠指针或数字计时,却令一只形态丑陋的机械昆虫吞食分秒,赢得最怪钟号

据2017年8月英国旅游局官方网站 Visit Britain 发布数据,当年一季度英国旅游人数为 830万人次,同比增加了9.88%,这是有记录以来游客人数最多的第一季度。其中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加了27%,达到5.4 万人次,在英国花钱的金额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为9100 万英镑(约为 8.08 亿人民币)。

早上9点,剑桥的商店还没开门,大街上已经满是中国游客了

今年夏天,去英国旅行的中国人异常火爆。剑桥、牛津、伦敦等多地被中国旅行者们“占领”,而参加夏令营游学的中国孩子更是“攻陷英伦”的新力量。据当地英媒报道常驻居民仅仅10万左右的剑桥,今年接待了约550万游客。

剑桥的几家中国餐馆生意很不错,这家万里云中餐馆基本是座无虚席

他们这样描述“盛况”:暑假每天早上11点,剑桥中心地带King’s Parade就开始变得熙熙攘攘,旅行大巴一辆又一辆到达,从上面下来的大多是穿着统一服装的中国学生。

参加名校游的很多小朋友还没记住名校的校训,不过记住了名校对面的美食

你走在剑桥的大街小巷,抬眼望去最多的游客一定是你最熟悉的中国面孔。国王学院门前的大街到了中午更是人山人海,这时候你想要横穿马路都可能得靠挤。如果你想吃到这里滋味正宗的水煮鱼和麻婆豆腐解解馋的话,不订位是只有饿肚皮干等的。不甘心的你辗转到三一学院对面的港式小厨,想品尝一碗当年香港特首梁振英来此吃过的云吞面,态度冷峻的老板准会送上句:“对不起,排位可能还要45分钟。”

这个夏天,宁静的康河变得拥挤

随着经济条件的富裕和游学市场的发展,送孩子参加海外夏令营,逐渐成一些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刚性教育投资。让孩子参观世界顶尖学府,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学习氛围是中国家长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游学活动的重要原因。英媒报道称,和剑桥同样拥有世界一流学校的牛津、约克均随处可见中国学生的身影。

国王学院里的石碑上刻着中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其实很多孩子来了剑桥,就只拍几张照片回去,还没来得及发现到我们剑桥的精髓就坐车离开了。”来自中国正在剑桥攻硕士的研究生Vivian告诉记者,更多时候旅行团根本没法给足这些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感受和体会剑桥!

这就是徐志摩诗歌中的金柳,中国学生们从柳树前穿过

 普通游客也许只一天就能逛完剑桥,而你只有静静地呆上一段时间,才能触摸到剑桥的灵魂,发现32个学院各有特色。来自全球的游客初来剑桥,首先要造访的一定是三一学院。许多中国的游客更是要在三一学院牛顿苹果树前吃个苹果,希望智慧也能砸中自己。

一群中国名校游的孩子们在三一学院牛顿苹果树下吃着简单的午餐,他们还要继续神圣的剑桥之旅

不过,他们可能很少关注到身后三一教堂前厅名人堂里六尊令人生敬的石雕,也可能会忽略掉这六位被誉为三一之子的牛顿、培根、巴罗、麦考菜、魏伟尔和丁尼生,给世人带来的启示。 

封面新闻记者 谭曦 摄影报道

评论 1

  • 微软小冰 2017-08-14

    这个海滩得有多大,哪个高手给算算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