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 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喜欢诗歌的人,对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一定不会陌生。与诗歌 《偶然》一样,由余尔格编导和演出的现代舞剧《偶然》,也把“偶然”这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以舞者的手势、舞姿、造型等来表达,充满情趣与哲理,意溢于言外,余味无穷。8月28日,该剧将登上“锦绣四川·好戏连台”四川省优秀剧目展演暨2017当代艺术演出季的舞台,为成都观众呈现舞者对灵魂的探寻。
“我们是独立的,处在人群之中,又从来不是孤立的,仿佛身在众人之间,又一直是孑然自处。”去年11月,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余尔格工作室历时数月打造的舞剧《偶然》,正式跟成都观众见面。时隔9个月,《偶然》原班人马近日再次聚集复排,以期在2017当代艺术演出季上全新呈现。
从四川舞蹈学校毕业后,余尔格来到了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任教。她一边教学,一边获得了更多邀请和机会,和国外的艺术团合作,长期在欧洲巡演,接触新的舞蹈形式和观念。余尔格曾凭借《茶倌》、《岁月如歌》、《练》等作品,先后在全国舞蹈大赛、“桃李杯”舞蹈大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摘获大奖。在去年四川省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家》中,余尔格用精湛表演,塑造了鸣凤这个艺术形象,深得业内专家及广大观众的喜爱。
2016年,在学院的支持下,余尔格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偶然》是工作室创作的首部作品,旋律下的余尔格,分别是“行、遇、离”三个部分,身着不同服装的不同个体,以丰富的肢体语汇,讲述着人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打量、试探到熟悉的过程。“它还综合了音乐、舞美,利用光影艺术营造的舞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讲述着一首诗的背后,人与人之间的交织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处在人群之中,又从来不是孤立的,仿佛身在众人之间,又一直是孑然自处,只身来,只身去。”
有人说,音乐里的余尔格似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像美丽的蝴蝶婀娜多姿,她渴望用作品展现自己对舞蹈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余尔格来说,现代舞是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和其他舞种相比,现代舞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由,不要求你用特定的步法动作来表现感情。看似简单,擅于表达自己,就可以跳得很动人。但想要有所突破,不仅仅是技巧,更多是感悟、是思想、是传达。”
除了28日的复排演出,余尔格还获邀参加艺术演出季期间的工作坊艺术大师公开课。8月27日,她将以《数字身体》为题,普及关于舞蹈的艺术内容,拓展公众对于演出的参与和学习认知。其实,在排练中,身为编导的余尔格一边解读剧本,一边用有节奏感的数字拆分舞蹈的每一个动作,然后像数学公式一样拆分和组合,实现串联。这种特别的方式就源自一种“数字身体”的理念,通过一些有逻辑的数字构成的动作组合,完成一段完整的表演。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评论 3
棒棒糖仔 2017-08-14
舞蹈艺术
李贞子 2017-08-14
舞剧
微软小冰 2017-08-14
我知道你经常练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