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疫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3-27 16:01 52528

封面新闻记者 沈轶

3月28日,武汉地区车站恢复办理到达业务,尽管只进不出,但依然昭示着疫情的好转,这场“大考”即将结束。在此前采访四川华西医院康焰教授时,他闲聊说起疫情结束后,或许会去看一看黄鹤楼。对于武汉来说,黄鹤楼是地标建筑,毕竟“天下江山独此楼”。


文人情怀


古时的文人墨客大都“矫情”,无论事物大小均要入诗词,唐时明月光,宋时春江水,李白酗酒,杜甫盖草房,杜牧、柳永嫖妓,王安石“肥水不流外人田”,元稹曾经沧海养情人,欧阳修一树梨花压海棠……无物不可入诗。

而登高怀远,则是古诗中一个常见主题,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深思。古往今来,文人政客就喜欢登高望远,抒发他们郁结于胸中的缕缕幽思,或是游子思乡,或是凌云壮志,或是文人悲歌。

唐时的崔颢,号称“妇女之友”,然而在来到黄鹤楼后,却写出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样的名篇,不仅为黄鹤楼打响了名头,同时也让他自己成为了黄鹤楼当之无愧的第一推广人。有不可靠消息称,知名人士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并表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同时,还有不太知名人士严羽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对于黄鹤楼,当时的文人似乎总是有着一种执着,崔颢以后的王维在这里送走康太守,李白先是望黄鹤楼,然后在这里送孟浩然,最后还在这里听人吹了笛子,就连岳飞和陆游也不可免俗,尽管当时黄鹤楼已经只有遗址,但两人依旧将附近的一座“南楼”作为替代品开始抒发情绪,岳飞一边收金牌,一边大呼,“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陆游则是一边被贬,一边感叹,“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黄鹤楼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文人骚客联袂而来。忧国忧民,伤春悲秋,感叹时运…….无数的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穿梭于各个时空,登楼而上,念头通达,随后有诗篇流传。


楚天极目


武汉有龟蛇二山,相传大禹治水时候,有龟、蛇二将相助,龟将驮着神土“息壤”筑堤防、造陆地、堵决口,防止泛滥,而蛇将用神尾摆动画地,开辟江河,导水泄洪。大禹把大山拦腰斩断,江水奔腾泻去,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大禹为了不让洪水再度逞凶,就令龟、蛇二将镇守大江两边,最后形成了龟蛇二山。

而黄鹤楼就在蛇山之上。公元223年,吴王孙权在蛇山上建城夏口,并在城内上立起了一座瞭望塔,要求将周遭情况尽收眼底。然而,在西晋杜预“势如破竹”后,本来颇为铁血的瞭望塔就成了“酒肆勾栏”之所。而当时颇具经济头脑的酒店老板,开始讲起了神话故事。

据不可靠消息称,从前夏口城里有一个卖酒妇人姓辛,有一天,她接待了一个衣着褴褛的道士。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甚至免费请对方喝酒吃饭。如此过了半年,这个道士对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随后扬长而去。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便是后来的黄鹤楼。

尽管“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带着神仙色彩的故事,自然深受魏晋“堂前燕”的喜爱,“嗑药”之后,前往黄鹤楼行散,成为了当时的一大流行,而大袖飘飘的魏晋名士结队至此,自然也又为黄鹤楼招徕来了更多粉丝。


“三楚名楼曾付火”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每次政权的变更都是伴随着惨烈的战争。“两湖熟,天下足”,号称“天下粮仓”的湖北,自然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唐朝安史乱,宋朝靖康耻,随后元、明、清,更是打得一团乱糟糟,整个湖广地区也均被多次波及。真正的黄鹤楼,其实早在宋高宗后期就已经给被毁,因此才会说,岳飞与陆游所登上的其实是“假楼”。

不过,黄鹤楼尽管屡屡被毁,但却又屡屡被重建,某种程度上和曾国藩有着似乎有所共鸣,前者“屡破屡修”,后者“屡败屡战”。据史料记载,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被毁过7次,重修以及维修就达到了10次。直到光绪十年,黄鹤楼只剩下了一个铜铸的楼顶。

据史料记载,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是1884年9月22日的晚上,当时武昌张姓骨货作坊打烊关张,一位学徒手提油灯,爬上阁楼取点东西。他手一哆嗦,油灯打翻点着了草屋,当日北风劲吹,大火顿成燎原之势,沿江一带200处房屋付之一炬,黄鹤楼位列其中。有不可靠消息称,该学徒姓陆,为三国时陆逊之后。

1927年,还不是“主席”的毛主席从湖南来到武昌,登楼远眺,慨然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然而,他老人家所登的,其实也是“假楼”。当时,他所登的,其实是武汉人民为了纪念张之洞的功绩,在黄鹤楼旧址上所建造起来的一座与黄鹤楼风格相仿的楼,当时名为“奥略楼”,取《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是张之洞亲自起的名字。从1908年建成之后,奥略楼又被人们当作了黄鹤楼的替身,直到1955年,为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这座当了47年的替身才被拆除。

而目前的黄鹤楼,是1981年10月,才开始重建,1985年方才竣工。算算时间,黄鹤楼今年才35岁,还有考公务员的资格。在其二楼,有着一副对联“万古河山,胜迹常留,叹百年时运维坚,三楚名楼曾付火。千秋邦国,韶华永驻,看一代英雄谋略,九霄仙鹤又乘风。”其中,“三楚名楼曾付火”正是为了纪念当年那个“火烧联营”的学徒。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20-03-27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