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援湖北医务人员如何做到零感染? 对话国家卫健委院感专家李素英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3-25 19:37 41302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零感染这个数字公布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感控人都哭了,是激动的哭了,感觉这一段的付出很值得。”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3月初国新办武汉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支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务人员实现了零感染。3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感专家李素英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及一线“抗疫”,几度哽咽。

国家卫健委院感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感专家李素英 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家卫健委院感专家组成员,李素英1月25日从北京赶赴武汉三家最早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武汉汉口医院。在她的指导下,这家综合医院按照传染病定点医院要求最大限度扩充床位,重建了院感管理流程。她也因此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素英现场指导武汉汉口医院改造发热门诊 受访者供图

作为我国院感管理领域的顶级专家,李素英曾在2003年SARS期间指导北京改造26家医院隔离病房和11个发热诊室,完成5000余张床位的院感前期任务。2009年和2010年,她还曾现场参与青海等地两起肺鼠疫的处置工作。

即便如此,从事院感管理38年的李素英仍然感叹,新冠肺炎院感防控是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困难最多、风险最高的一次。在武汉疫情最紧急时期,她曾在有海军医学院医疗队、广东省医疗队和武汉汉口医院全体领导班子参加的医院疫情防控协调会上说,“如果前期有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有情可原。再过20天,再有医护人员发生聚集感染,咱们对不起医务人员的家人,对不起国家。”

以下是封面新闻记者和李素英的对话:

三拨施工队改造隔离病房

重建“临时”太平间

记者:您怎么会大年初一去武汉呢?

李素英:大年三十(1月24日),我接到手机短信,是第二天去武汉的车票信息,当时就觉得疫情可能比我预想的严峻。

当时还看到新闻,武汉有一家医院,一个病人感染了14名医护人员,我就想这是什么情况?

记者:从北京跟您一起出发的有几个人?

李素英:我同行还有三个人,中国医师协会的张雁灵会长(原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309医院的邓传福院长(原解放军总后勤部309医院副院长、原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还中国医师协会办公室主任郭海鹏。

(注:张雁灵等一行赴武汉指导火神山医院建设。)

记者:到武汉之后,看到的情况如何?

李素英:比我预计的要严重得多。发热门诊人满为患,输液有500人左右。

500人输液是什么工作量?椅子靠椅子、病人背靠背,输液间距根本达不到一米,还有很多家属陪护。我当时就意识到,发热门诊仍然存在疾病传播风险。

记者:当时看到医院的防护措施如何?

李素英:SARS的时候,定点医院都封闭隔离,拉警戒线,有人把守。去(汉口医院)一看,除了栏杆挡着车,旁边都能进人,大门没有人把守。垃圾不能及时清运,随处可见。但当时是春节,医院的保洁、保安都放假了,也是现实原因。

记者:当时病房是什么情况?

李素英:汉口医院是武汉三家最早的定点医院。刚去的时候,收了200多病人,最高峰收了468个病人。

金银潭医院、肺科医院都是搞传染病的,只有汉口医院是综合医院。因为疫情紧张,马上就要收病人,所以紧急进行了布局流程改造。

按照国家要求,收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病房,应该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我到病房一看,三区都是用木板打的隔断,屋顶连接处可见明显的缝隙。医院没有负压病房,更达不到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合理的空气流向。内科一个病房就收了70个病人,楼道里全是加床,医护人员几乎是小跑在工作。

记者:医务人员防护到位吗?

李素英:防护也不到位。每个病房都给我们反映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不够,防护服、鞋套、帽子都很缺。很多(医务人员)都是20多岁的孩子,从来没接触过传染病。

记者:如何进行改造呢?

李素英:先把隔断全部拆掉,重新布局。已经收病人的病房改造起来很困难,施工队换了三拨。前两个隔断改造完,最后一个隔断拆了以后就进病房了,一些施工人员害怕被传染就不干了。又招了一拨,我反复做工作,指导穿脱防护物品,陪着他们进病房,最后一拨施工队完成了全部隔离病房的布局流程改造。

紧接着开发病房,把原来的精神科的和妇产科的都改造了,所以最后能收到468(名患者)。扩大了发热门诊输液区,尽量减少交叉感染。

当时汉口医院没有太平间,初期病人去世后只能暂时停放在病房里,等待殡葬车拉走。这肯定不行,尸体本身也是传染源,对医务人员也是心理压力。后来,紧急找了方便出入又比较隐蔽的地方,新开辟房间来暂时存尸体。

记者:对医务人员如何培训呢?

李素英:以当时情况,大规模培训肯定不适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就把课件都挂在医院内网,发微信群,让大家学。我们尤其关注脱(防护服),因为穿的时候是干净的,就怕脱的过程中有污染。

还张贴了规范流程,挂上镜子,看着大家穿防护服,并且统一要求,每个病区门口,必须安排一个人,提示、监督所有进出隔离病区员工的防护环节。

听到零感染激动流泪

死在一线也值得

记者: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3月初国新办武汉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全国支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您想过能达到这个结果吗?

李素英:零感染公布的时候,我们所有感控人都哭了,是激动的哭了,感觉付出很值得。

记者:您参加过SARS、鼠疫的院感管理,这次疫情的院感防控是难度最大的一次吗?

李素英:确实是。当时在联席会议上,当着医疗队我就说,不管是海军医疗队还是广东省医疗队,既然到了汉口医院,就都在一个战车上。如果前期有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有情可原,对病原体不清楚,对传播途径不了解,防护不到位。如果再过20天,再有医护人员聚集发生感染,咱们对不起医务人员的家人,对不起国家。

我是2月13号回北京的,医护人员没再发生感染。

记者:当时您给自己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李素英:这些事对我来讲可能也很平常了。我现场处理肺鼠疫疫情的时候就很清楚,一旦感染,死亡率是30~50%。我觉得要真是死在一线,也是值得的。

从事院感38年

呼吁加强传染病预警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院感工作的?

李素英:我从(19)70年当兵一直到(19)81年的12月,(19)82年转业进了北京佑安医院。科室那会儿叫消毒科,也属于院感管理的部分内容。后来我在北京的防疫站进修了一年多,回来就在医院率先成立了院感实验室,做空气培养、环境检测等等,自己摸第一手资料。

刚开始大家不重视(院感),后来尤其是2003年SARS以后,我觉得国家确实重视院感工作了。

记者:经过这次疫情,您觉得院感管理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李素英:首先是国家卫生应急体系要不断完善。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国家及时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都对传染病报告提出了要求,CDC(疾控中心)都有(直报)网,大夫是可以直接上报的。将来(传染病)预警还是要加强。

这一次武汉的医务人员感染,发热门诊的、呼吸科的医护人员其实感染的并不多,很多感染都是其他科室。所以院感这一块,我们一直是强调标准防护的。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标准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评论 8

  • fm38084334 2020-03-26

    点赞点赞

  • fm38084334 2020-03-26

    点赞点赞

  • fm38084334 2020-03-26

    点赞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