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2020丨波士顿咨询亚太区多元与包容负责人兰珺:公益行业正以创新站上时代风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3-08 11:49 35279

【今日看点】

1.非营利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其实“求贤若渴”。

2.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国内外的民间公益组织、高科技企业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各商业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公益咨询机构、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等等,都蕴含着无数职业机遇。

3.在互联网时代,创造与他人的有效链接并形成高价值关系的不二法宝就是学会打造和运营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们也整理好了文字

可以随音频一起享用↓↓↓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在此先祝各位正在收听这段音频的女士节日快乐,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公益行业的从业前景和机遇,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职业“蓝海”。

如果你点开了这段音频,在此我想由衷的说声谢谢,谢谢你愿意花十分钟来了解在公益行业从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我知道这并不是如同投资、金融、咨询、互联网、创业等等那样受到年轻人追捧的热门行业。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非营利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可谓是“求贤若渴”。先来看一组数字,据统计美国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就职于非营利性机构或者是从事与公益相关的工作,而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的公益行业从业人员比例尚不足1%,如果按照更加严格的公益组织定义进行统计,这个比例甚至更低。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公益从业者的薪资福利水平较低,一半的全职公益从业者的月收入甚至低于当地平均工资,从收支情况来看有点“入不敷出”。我在清华念的是公共管理专业,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修的也是国际发展与NGO治理,事实上我大部分国内的同学最后都选择了在商业领域谋求发展,真正全职从事公益的同学少之又少。做公益的确是需要情怀的,理性高效的公益事业需要更多有情怀的年轻人加入,但相应的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薪酬待遇、晋升空间、培训体系等。只要公益组织的运营支出水平在合规合法的范围内,我们也应该表示理解和支持。

对于许多公益组织而言,创始之初往往就是“一个人的战队”。这样的创业团队,优势在于往往都能先靠愿景和使命凝聚起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信仰的人,但要实现规模化的运转,将梦想变成现实,依然要建立起一个既有使命感又有执行力的团队,让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的观察是,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正在转变观念和策略,用“职业经理人” 的职业思维能力和项目构建能力来打造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的招聘、培训和留存上也有了一套更贴近于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战术。

这几年,公益行业的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职业路径选择。我记得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少在校园招聘的告示栏中看到任何一个与慈善募资传播相关的职位,而在前几年我留学回国的时候,从在国际私人银行工作的友人那里得知她正在面试某基金会的相关职位,才发现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筹款人联盟;近几年来找我咨询在国内基金会或国际非营利组织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也是在商业机构有了一定的经验,希望能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真正热爱并能体现社会价值的发展领域;而我在美丽中国的团队中,大部分骨干成员都是来自名校并在乡村完成两年支教后继续留在机构的项目老师,将教育公益作为理性的事业选择…

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国内外的民间公益组织、高科技企业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各商业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公益咨询机构、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等等,仔细了解你会发现蕴含着无数职业机遇。而我们大胆设想,随着vr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公益行业的融合应用并不遥远,身怀绝技的你也许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惠及大众,造福人类。国内公益行业由于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对行业创新的特殊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是你体现价值创造的一片“蓝海”。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Facebook的COO 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所著的《Lean In:向前一步》,我很喜欢这本书,常读常新,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新的养分和灵感。回顾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正呼应了她在书中的许多观点。

放弃幻想,你很难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像数学模型那样精准和可预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想每一届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如果你在22岁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百分百的确认(在此非常羡慕年轻的你可以将“电竞高手”、“网络主播”等职业作为梦想),那你真的非常幸运。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找到一个能为你提供高速成长机遇的职业起点,仍然是安全系数较高的幸福砝码。在BCG担任战略咨询顾问,不仅强化了我的战略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以顾问的身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公益组织,为我后期的职业转型埋下了伏笔。事实上,遇到美丽中国并最终决定全职加入,比我早年的规划提前了至少十年,但这是我的人生中最正确最美好的一次“不期而遇”。

独当一面要趁早,打造可迁移的底层技能。经常有人会问起我这几年全职做公益的感受,我脑子里蹦出的一个词汇就是“过瘾”。如果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维来看,每个人的“爽点”、“痒点”和“痛点” 都很不一样,对于我而言最“过瘾” 的就是与人建立亲密信任的联系、创造正向的圈层影响力和切实有效的帮助到他人。如果说在咨询行业我的诉求集中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全职公益让我拥有了与创业非常类似的经历,作为机构的管理层我需要与理事会一起构思如何将我们的公益行为总结提炼为“商业模式” 一样的公益模式,一起摸索如何将使命、理念、工作方法从创始人传递到每一位员工、老师、志愿者和捐赠人。同时我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团队,吸引志同道合的跨界人才,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模式,实现可观的募款目标。募款工作与营销和销售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及资源整合的技能要求更高,甚至更像是一门艺术。创业最难的三件事是什么呢?有一个很棒的idea,有一个很棒的团队,还有一个很棒的投资人。这么看,在公益行业也完全能锻造出你的战略思维、团队领导和融资能力,还多了一个加分项,做过公益的人都特别有成本概念,很节约,非常看重ROI,不会随便烧钱。

三人行,皆为我师。自从进入教育公益行业,慢慢的我就多了一个title叫“老师” 。有了这样的一个称谓,更是要时时警觉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这个分享经济的时代,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彼此的”老师“。过去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幸结识了许多正在引领中国时代变革的企业家领袖,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前人的肩膀,后人的阶梯”,我想很难再有这样一份职业,能让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向许多企业家和慈善家近距离学习商业智慧,观瞻美德言行(千金难买的EMBA课程)。而每一天,我也在向我的团队学习,他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青年人,将宝贵的青春年华投入到实实在在的公益事业中。就像Sheryl Sandberg在书中所言,“Don’t Ask Anyone to be Your Mentor” 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mentor”。在互联网时代,创造与他人的有效链接并形成高价值关系的不二法宝就是学会打造和运营自己的个人品牌。在运营公益品牌的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心得,如何明确个人品牌定位,选择正确的渠道进行认知建设,识别各方需求并借力为品牌蓄势,并通过数据反馈进行品牌升级迭代等,期待以后有机会与你分享。

【结束语】

《重启2020》第一期正式结束,希望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你从我们各位嘉宾的讲述中有所收获。生活的本来面貌,在于认识到自由与责任永远相伴相生,人必须在责任与压力中历练成长。疫情尚未完全平复,也祝福你和你的家人朋友都有一个平安健康的2020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汇聚微光,让改变发生。


只看文章不过瘾?

欢迎扫码或者搜索微信ID:xuebei_online

加入 封面新闻&学呗 《重启2020》社群

导师不定期空降群内上课

为你职场问题答疑解惑


栏目介绍:《重启2020》是封面新闻、“学呗”在线平台、 蜻蜓FM 联合出品 的在线音频课程栏目,旨在发挥封面研究院媒体+智库的融合优势,借力“学呗”在线平台专家智囊团的专业力量,与蜻蜓FM的强大的音频平台影响力,从不同行业切入,剖析各领域的热点话题,帮助年轻人找到疫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机遇。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