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3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传统商市歇业“两难”时艰,四川电商人一手抓抗疫保供、一手抓产业促进,突出发挥电商保民生、促发展的硬核支撑作用,以其新业态新模式优势迅速填补传统线下营销市场“真空”,统筹用好线上线下资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危”中找“机”,推进传统市场加速线上“迈”
记者了解到,在保障商品高效供给方面,四川省商务厅出台《关于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商品有效供给工作的函》等政策文件,全面打通前端后端两个“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
在保障便利安全消费方面,向全省电子商务发出倡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买卖双方物理空间分离优势,鼓励引导广大市民更多通过电子商务途径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医疗物资。四川省商务厅下发《关于建立重点电商企业联系制度的通知》《关于开展打造“数字化社区”专项行动的通知》等工作要求,指导各地开展无接触安心送服务、基地直供、同城配送等电商新服务模式,提升人民群众购物体验满意度。
在保障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方面,开展趋势研判,“危”中找“机”,推进传统市场加速线上“迈”、产品线上“卖”,四川省商务厅及时下发《关于组织电子商务企业参加品质川货“十百千万网购节”的通知》《复工复产网+七模式》《疫情催生应用新场景电商消费现新潮流》等文件,加速布局“网络直播、文创内容”等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四川省电子商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快速抢占行业“桥头堡”。
搭建电商“五子”,四川省参与防控保供重点电商企业超过200家
商务系统指导企业搭建起电商“五子”(“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油瓶子”“车轮子”)应急保供上下通达体系,积极动员电子商务企业“八仙过海”,充分发挥重点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落地神通”优势,实行“一名录(重点企业)二保障(粮食、食用油、猪肉、鸡蛋等;蔬叶菜投放)三确保(食品安全、价格稳定、快递投送)”工作模式,建立产地、工厂与社区居民“高速通道”直达链路。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四川省参与防控保供重点电商企业超过200家。其中,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疫情防控阶段共储备重要居民急需物资超500万件SKU,日均投递单量100万件以上。四川苏宁易购开展3公里内1小时上门服务,营业网点172个。成都京东与白家批发市场等合作,联手打通农产品社区绿色通道,启动无人车配送试点业务,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等全程贴心“移动菜篮子”服务,2月11--24日,帮助销售滞销广汉果蔬、大凉山草莓、屏山土豆等产品超过150万斤。四川美团外卖“无接触配送”服务覆盖成都、泸州、自贡等九个城市。首批国家数字商务企业1919酒类平台依托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到位完成服务的模式,推出“无接触配送”,线上购酒占比提升15%。成都盒马鲜生14个营业店在川建立30多家合作基地,每日供应100吨蔬菜、20吨猪肉。成都、攀枝花、宜宾、南充、达州、自贡、乐山、巴中等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果蔬流通、餐饮等传统商贸企业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开展同城订购配送服务,特别是甘孜州300多家企业以“电商平台+商超+免费配送”模式,目前实现“生鲜到家”“防疫套餐下乡”等电商惠民服务7727单、交易金额158.8万元;绵阳市松鼠拼拼等电商企业开展社区拼购,日均配送量达5000单。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