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评论116|误服消毒片,问题出在哪?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3-02 19:35 38453

□ 李晓亮

这个周末,一起“误服中毒”事件,牵动人心。

防疫无小事,何况重灾区,更应尽心竭力。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密阻击。这次非病毒所致,而是工作有失,“本为消毒,却引中毒”。一次“药倒”半个村,任谁都觉匪夷所思。

事发上周六,湖北黄冈黄梅县黄梅镇。昨儿,地方消息,向窑村一组村民14户22人误食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俗称“泡腾片”),紧急送治。目前22人已无大碍。

这只是结果统计,更需弄清楚的是,“误服”如何发生。部分网友嘲讽发药者“不识字”——哪怕当成口服药,基本常识也该知,处方药谨遵医嘱;即便自购感冒药,也先看外包装,翻翻说明书,搞清“用法与用量”吧?

所谓,无巧不成书。再离奇,也非无缘由,凭空出现。细究发现,“误服”乌龙,是因两点:一,领药与发药人不同,交接有失;二,散装药无包装,先入为主,当成“特效药”。当然,还有一个被否认的网传“拍照留痕”,推波助澜。

事出蹊跷,皆是巧合,是否这种“好心办坏事”工作失误,就难避免呢?非也。何况,疫期不管是消毒还是防毒,凡涉及药物的防疫工作,任何低级错漏,都足以致命。幸好这次可能是“异味”明显,当场就有人吐出,且用于家用消毒、工业杀菌“无毒副残留”的泡腾片。若是“无色无味”高致命化学药剂,就不可能“22人均无大碍”。

所以,一次失误,没大小之分,就是实打实,百分百责任。即便仅是此次乌龙事件,也不是没有预防应对之策。防疫本就专业性强,一线人员不能全是科班出身,至少岗前培训,和操作执行,不能走样,不能沦为形式主义。

有技术门槛的消毒水消毒片等发放和使用,必须专人专岗,尽职尽责。结果事后网上都舆情沸天,当晚和次日上午,当地两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还“不知情”“接班没听说”;而最初网传该村负责发药者罗晓红,第一反应竟是否认该村中毒,称“打工才回来,网上造谣”。而实际发药者,称其实就是“罗晓红电话通知他”去领取,因脱不开身,让志愿者代领。志愿者想当然以为都懂用法,只管领不管讲解、发放。

回顾责任链条:主管者,忙着“打工”,电话遥控下线;结果人家也分身乏术,层层转包志愿者;领回后无任务说明和正规交接,接棒者想当然以为是特效预防神药。还可能有形式主义最不缺的“拍照留痕”,表格抗疫。村民只能当面口服,才算完成任务……

任何一环有一丁点责任心,都不会出现全链条式责任溃败。提高防疫针对性,而非折腾人,靠的是责任和监督。防疫若缺人缺物缺技术,有形有质都好解决,但要缺无形的责任心执行力,缺督导究责倒逼制度,要取胜就难了。

评论 15

  • 梦晓飞 2020-03-03

    幸好无大碍,可真是迷惑行为大赏

  • 玛丽亚医院 2020-03-03

    组长还告知村民每人一粒,吞服

  • 峨眉 2020-03-03

    村民好难啊,还要当着愚蠢村干部的面服用,用来存档,服了,这操作!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