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医疗废物具有全空间传染、急性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点,一旦发生传染,危害非常大。
“要确保安全稳妥处置,就需要我们生态环境与卫健、住建、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密切协作、联防联控。”2月28日,在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表示。
9个环节
医废高温蒸煮后再焚烧
据李银昌介绍,在医废的“院内出生阶段”,主要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分类、减量,将疫情医废与一般医废严格区分开。其次是分区暂存,并进行预消杀。再就是专袋、双层、密封包装。
“运输阶段”主要由交通和公安部门负责:专用车辆密闭运输,2人以上押运、互控监督,运输途中视频录像、GPS定位,确保途中情况可追溯,进入处置企业时进行再次消杀,走专用通道。“因为使用专车运输、专袋密封包装,因此,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即便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会造成疫情医疗废物泄露。”
到了“消亡阶段”,就主要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走专门线路、在专门的区域,采用专门方式科学处置:一种方式是高温高压长时蒸煮,在2个大气压、134度的高温下蒸煮45分钟以上;第二种方式是高温焚烧,在800-850度的高温下焚烧,确保病毒杀灭。
其次,对高温蒸煮后的医疗废物还要焚烧、无害化处理。对焚烧无害化处理后的飞灰,还要在专门区域,按规范要求进行填埋。企业处理过程中,有我们环保部门的人员专门监管,对经处理外排的大气和水,还要经过在线自动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员自身防护问题,包括医疗废物处置的企业人员、监管人员、运输人员,都按规定要求,穿防护服、戴防护镜,进行全方位防护。
“通过各部门紧密协作,紧紧扭住上述9个关键环节,我们做到了所有疫情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即到即处,实现处置及时规范、科学安全,迄今没有发生二次污染。”
出台标准
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省级技术指南
事实上,面对新冠疫情,如何才能实现医疗废物和社会零散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从收集、运输到处置全过程,各环节安全、规范、有序,不发生二次污染,此前,并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这个时候,发挥专家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李银昌透露,集合全省最顶尖的环保专家,四川在全国率先成立了20人的专家指导组,把全省分为川南、川东北、川西和成都平原等四大片区,实行定向包干指导。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研判指导、科学处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现场,专家既可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评估,也能对现场处置各环节、各要素全程把关,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就地指导整改。
同时,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四川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省级技术指南,针对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各关键环节明确了操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便于各地各有关部门有效实施安全监管。
“随着我们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对疫情防控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研判、综合评估,我们又先后出台了强化医废处置全程监管的紧急通知和补充通知。”李银昌表示,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专人”、“三专一及时”和“两分开一优先一全面”等要求,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全省医废处置科学、精准、安全、高效。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