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疫情物资管理已经运用了区块链思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2-06 20:55 53258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防疫救治前期不但多地救援物资储备和分配频频陷入紧张状态,多数企业也面临着返工难的困难。

2月5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他用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疫情救援物资的调度机制,并对企业在疫情面前的自救给出了建议。

物资点对点的支援模式和区块链思维异曲同工

在几天前,湖北多地医用救援物资告急,一些负责统一管理物资并分配的权威中间机构受到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捐助者和受捐者直接建立联系,点对点捐赠,避免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信息不透明。

马小峰表示,从第三方统一管理调配,到越来越多的点对点援助,这次疫情下捐助者和受捐者使用的物资调配模式就经历了从中介化到点对点网络化的变化,这其实就是区块链思维下的新模式。

中心化调配物资的模式在这次疫情中之所以受到诟病,马小峰指出主要是因为这次疫情是突发性的大规模复杂事件,带来的物资和信息吞吐量过于庞大和多源,统一管理物资的第三方机构并没有管理这么大规模物资管理和调配的经验,暴露出来的是过去的基于中间人的应急社会治理模型在突发高负载下的应急能力不足,所以大家开始采用新的方式寻找更高效和可信的解决办法。区块链具有点对点、防丢失、难篡改和易追溯的技术特点,通过设计区块链治理模式及实时监管节点等机制,可以改进目前基于中间人管理缺点。

“点对点捐助的好处是快速且透明,如果有其他监管节点,可高效可信的追溯所有动向,这给捐赠物资管理带来公开、透明和可信,对疫情工作是很关键的因素。”马小峰说。

除了物资,区块链技术也可助力准确地追踪感染路径

物资的调配只是运用区块链思维,但马小峰表示,如果能更高效地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那么区块链技术也可以更好地追踪病毒的感染路径。

马小峰以目前多地对新冠肺炎病毒诊断的方式举例:多地都在对进出者进行医学上的鉴定,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者,这是一个分散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初筛的工作被重复了很多次,也有很多不同的机构参与。由相关部门统一指挥,这么做的好处是部署和执行很快,也是当下情况下疫情防治的最优解。如果疫情过去之后,所有参与检测的各地机构能自主共识搭建一个病毒检测的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采集不同的数据,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快速通过授权的方式实现节点间跨区域/行业间交叉验证和查询调用数据,相对传统方式,可以快速精准的识别出有问题的环节,从而找出感染路径。

马小峰也坦言,区块链防疫是比较理想状况下的疫情治理模式,尽管理论上可扩展性更好,但实施难度和所需周期较大;目前采用的中心化统一管理模式是能最快最有效实施的,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区块链防疫治理机制和模式可以作为疫情过后,我国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去探索。

企业自救需主动拥抱变化

谈及疫情下的企业自救,马小峰表示最重要的还是“拥抱变化”。比如这次受疫情影响比较直观的餐饮、零售和制造业等行业,已经有盒马联合餐饮企业“共享员工”的全新合作模式出现,这样的变化是之前大家很难想象到的。

本次疫情造成的延期复工也带动了远程办公、在线协同领域的飞速发展,其中涉及的加密、通信等技术也有区块链的身影。

“疫情中很多企业开始‘被迫’远程办公,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管理者会意识到数字化对企业与运营管理哪些方面的效率有所提升,创新的企业会探索和采用一些新的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流程。”马小峰告诉记者。

区块链技术不能对传统行业的核心业务恢复起到直接帮助,比如餐饮行业核心厨师、食材等方面,区块链很难有用武之地,但中小企业管理的上下游管理等环节,例如合同、质量追溯、信用、融资等方面,区块链可以发挥赋能的作用。

“比如现在一些地方,例如苏州,要对疫情中受影响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但需要甄别最需要帮助的、诚信的企业,如果有区块链的信用网络,就会降低这个鉴别成本,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中小企业能更快地获得扶持。”马小峰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