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四川(21)|在夔州④:无奈出任监试官,从出题到发榜不敢说一句话
陆游在夔州过得不开心。更让陆游郁闷的是,他那一向体弱多病的身体,不服夔州的水土,两次病倒。第二次最严重,病了40多天。他对夔州通判这个职务产生了厌倦感,思归情绪越来越重。
尽管如此,陆游仍尽心尽责地忠实履行着通判的“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职责,发布了《夔州劝农文》,劝谕和指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成效显著。在闲暇之余,他还去追寻偶像杜甫在夔州留下的遗迹,凭吊、怀念杜甫。在夔州期间,陆游写了60首诗、5首(一说4首)词。
灼艾疗法。陆游在夔州大病40多天,曾用此法治病(资料图片)
陆游病倒40多天,用灼艾疗法治病
乾道七年(1171)八月,陆游的上司王伯庠离任夔州。不知是否受此影响,亦或是长期以来在夔州郁郁不得志,陆游此后的日子过得更是压抑,对通判一职感到厌倦,经常回忆在老家的生活,有着浓浓的思归情绪。
王伯庠离任后不久,身体一向羸弱的陆游,终于扛不住夔州的气候环境,因水土不服而病倒了。这一病,就是40多天。
事实上,陆游并不是到夔州后第一次生病。在刚到夔州时的冬天,他就曾经病了一次。他在《雪中卧病在告戏作》中写道:“面裂愁出门,指直但藏袖。谁云三峡热,有此凛冽候……岂惟寒到骨,遂觉疾在腠。地炉炽薪炭,噤坐连昏昼……已矣吾何言,高枕听檐溜。”
都说三峡一带酷暑炎热,谁能料到寒冬时节会如此凛冽?寒风把我的脸都吹得干裂了,爱美的我愁得不想出门。手指被冻得僵直,只好将手藏在袖子里。寒冷把骨头都冷到了,感觉皮肤上都有了病。没有办法,只能烧起柴火,整天哆哆嗦嗦地坐在火炉旁烤火。
与头年冬天生病不同,这一次生病让陆游整整卧床了40多天。为让身体早点好起来,陆游在问医吃药的同时,还进行了中国传统的灼艾疗法。灼艾是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的疗法,至今仍盛行此法。
一次灼艾后,陆游写了《久病灼艾后独卧有感》诗,其中写道:“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
病刚好禁不起风吹,不得不紧闭家门不出
病刚好,天气已经寒冷了。陆游有感而发,写了《一病四十日天气遂寒感怀有赋》,“幽人病起鬓毛残,硖口楼台九月寒。”我这个“幽人”生了一次病后,鬓毛都稀稀疏疏残缺不整了。
病去了,陆游的心情还是好了许多。他写了《秋晚病起》:“心静病良已,翛然巾履轻。灰深地炉暖,日出纸窗明。宿雨全消瘴,新霜剩得晴。井梧殊可念,无叶送秋声。”病好了,一身都感到清爽,写出的诗也有了一丝人间烟火的味道。
很快到了传统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按说这个节日正是文人雅士高举杯盏、赏菊吟诗的快乐时刻,陆游却不得不紧闭家门不出。
他写了《夔州重阳》:“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病才好,如果出门游玩,即使头上戴了纱帽,也禁不起风吹呀!所以,还是待在家里算了。
登上城楼东望,有了思归情绪
九月三十日,陆游登上夔州城门,向东眺望。在东边,有魂牵梦绕的故乡,有曾经把酒言欢的故人,有激情燃烧的故往。而今,这些都离他几千里,只可遥望,不可企及。
陆游提笔写下《九月三十日登城门东望凄然有感》:“减尽腰围白尽头,经年作客向夔州。流离去国归无日,瘴疠侵人病过秋。菊蕊残时初把酒,雁行横处更登楼。蜀江朝暮东南注,我独胡为淹此留?”
这一场病,把陆游摧残得极为厉害,不仅腰瘦了,头发也白了许多。长年待在夔州这个地方,身世流离,回归朝廷遥遥无期。夔州的恶性疟疾真的凶猛,自己一病就过了秋天。等到病好了,菊花都凋谢了。病中不敢饮酒,如今才能少少地喝一点。
大雁南飞时节,陆游登上城楼,看着汤汤长江水日夜向东南流去,不禁自问道:我为什么不能像长江水一样回到故乡去,而还在这个地方待着?
黄勇/文
【下期关注】
请看“陆游在四川(23)”。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