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沉没并非撞冰山这么简单? 这套书里藏着秘密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19-12-01 15:47 35504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邮轮的前身是18世纪下半叶在大西洋上来往于欧洲和北美之间的客运班轮,1970年代从运输产业转型并成长到今天,成长为价值400亿美元、游客2700万的度假产业。究竟是“邮轮”还是“游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掩藏着什么秘密?

12月1日,2019成都天府书展的第三天,科技生活活动区,《大洋上的绿洲——中国游轮这10年》亮相天府书展,作者刘淄楠博士亲临现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揭秘建造“诺亚方舟”的产业——关于游轮的故事。

从“邮轮”到“游轮”,哪个是对的?

刘淄楠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出发,讲述了邮轮15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现在也有写作“游轮”,究竟哪个是正确写法呢?刘淄楠解释道,“邮轮”是现代“游轮”在历史上的一种业态,作为交通方式出现。150年前,冠达轮船接到一笔超大订单,陆地交通已经无法满足运输需求,于是它建造了数艘超大邮轮用于邮政运输。

但是现代游轮之所以应该写作“游轮”,是历史邮轮已经逐渐转变成旅游行业的需求,用于游玩、旅游,所以现在其实应该写作“游轮”。

泰坦尼克号——冰与火的悲剧

因电影被国内观众广为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游轮之一。“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是撞冰山沉没的,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止是冰,火也是重要的原因。”刘淄楠说道。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速度极快,因此对煤的需求也极大。大量的煤存储在底层封闭空间,因为温度过高煤产生了自燃,缓缓冒烟,大量消耗。于是在经过英国南安普顿时,泰坦尼克号又进行了一大批煤的补给,这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重大隐患。

到达冰山区后,船长是知道应该减速慢行的。但为了避免减速晚点造成的名誉和经济损失,泰坦尼克号选择了常速行进。撞上冰山后,之前被燃烧的煤熔蚀造成了甲板的加速断裂,“甲板强度损耗高达80%,因此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冰与火的悲剧。”

刘淄楠博士有过7年的学术生涯和10年的协助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商界经验,他2009年受聘于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为这家全球最大的国际游轮品牌组建团队、开拓中国市场。2009年到2019年的10年中,是刘淄楠博士带领的皇家团队发展的黄金10年,而这也是中国游轮产业爆发式成长的10年,这10年的积累被刘淄楠博士凝聚在《大洋上的绿洲——中国游轮这10年》这本书中,以纪实文学的笔触记录了跌宕起伏的中国游轮产业的发展历程,深入阅读后,就会被一个国际游轮品牌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峰回路转所折服,也会为中国飞速发展的消费市场赞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