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老朋友李后强:我看到了都市报的坚守

封面新闻 2019-11-26 09:41 82109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李后强家里至今还收藏着《华西都市报》的创刊号,他说,他很怀念那个年代报业人的纯真、质朴、创新和改革。

1995年1月1日,作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也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一年的李后强,在四川大学担任教授,刚刚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他正值人生的黄金时代。作为读者,他见证了这份横空出世的报纸如何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那一年,他也未曾料到,在未来的25年里,他会与《华西都市报》结下深厚的缘分。

在《华西都市报》创刊25周年来临之际,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畅聊他眼中的第一张都市报的锐意进取之路,和他一路走来的参与和见证。

读者

一家人订阅4份报纸

将报道对准老百姓 是一种改革和创新

“坚守都市报初心,做强新媒体优势。”李后强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寄语。采访中,李后强反复提及“怀念”和“坚守”,这是在过去近25年的岁月中,他眼中的《华西都市报》。

怀念的,是浓烈的新闻理想与办报氛围,第一批都市报人一头扎进改革的洪流,开始将新闻聚焦到普通人身上,“办老百姓真正的报纸”;坚守的,是25年来不曾褪色的办报理念,“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报业人的初心还在。”李后强说。

“那时的报纸,一上市就会被哄抢,常常早上8点半就卖光了。”彼时的李后强在四川大学工作,作为读者的他,对这份都市报很感兴趣。据李后强透露,家人都是《华西都市报》的忠实读者,总共订阅了4份报纸,以供翻阅。

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办报方针的《华西都市报》,在面世以来全方位报道市民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把市民作为报道的主角,同时还自创了“敲门发行”,“你可以看到发生在市民生活中的逸闻趣事,也为他们解答生活难题,的确很好看。”李后强说,将报道重心聚焦到老百姓身上来,既是一大创新和改革,也是一种喜悦,“让老百姓也能成为新闻的主角。”

在李后强看来,创新和改革的背后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不能光看到创刊后的光鲜,也要看到这是冲破重重阻碍后才拥有的成绩。”他提到,中国第一张都市报诞生在成都,是源于这里的创新土壤,背后的意义更为重大:刻板印象中,四川的盆地环境或许造就封闭的观念,但《华西都市报》的诞生就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让成都乃至四川成为改革创新的代表,也成为全国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这样的创新与改革同样发生在新媒体时代。2016年,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转变之际,由《华西都市报》核心力量打造的封面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这在全国报刊转型中,仍然走在前列。”李后强表示,这一步跨越生动演绎了“内容为王”,“获取新闻的渠道变了、习惯变了,但做好新闻产品的初心没变。”

受访者、参与者

点赞王牌活动

今年首提“天府强县板块”崛起概念

从四川大学教授出发,李后强的职位先后经历了四川省仁寿县委常委、副县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的转变,他也从一名读者变成了受访者和策划参与者。

作为《华西都市报》的王牌活动,“C21论坛”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细数过往征程,在这个纵论四川城市发展,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论坛中,得到了李后强的数次点赞。

2010年,首届“C21”论坛举办之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好评从全川向全国蔓延。李后强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活动举办后便为其点赞,称作为共商四川城市发展大计的论坛,该活动的举办“正当其时”,具有“审势、聚智、把脉、交流、革新、合作”的作用和意义;2019年,“C21”论坛来到第十届,活动主题升级为“丝路链全球 开放赢未来”,同时增加了“四川文旅发展论坛暨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的重磅活动。李后强在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并表示目前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着五大转变。

这个月初,被称作“四川经济界的年度‘奥斯卡’”活动的“榜样中国·2019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评选。在关注活动进展之际,李后强也发现了一个经济现象,并首提了“天府强县板块”强势崛起的概念:位于成都之南与东边的七个县(市、区),地理位置连成一片,依托成都主干,其迸发出来的发展活力与动力,不仅是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而且已经在事实上发展成为了一块高地。

概念首提之后,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即刻进行跟踪报道,试图探讨概念之后的支撑和逻辑。李后强提到,在专业领域不断进行探索,正是媒体永葆活力与可读性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他一直以来青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原因。

作者

见证副刊改革之路

多元化体裁贴近群众生活

今年3月,李后强的文章《大相岭应是<西游记>“黄风岭”原型》在《华西都市报》副刊栏目《宽窄巷》全文刊登。文章源于他在雅安市汉源县和荥经县调研时的发现。

“当地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关于西游记的民间传说,有地名、县志、出土石器等记载和为证。”譬如流沙河、晒经石、太湖石、花果山、水帘洞、黄风岭、白石猴等。基于此,李后强在深入调研后得出结论:神话小说《西游记》原型集中在四川,故事主要发生在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

从读者变成作者的背后,是《华西都市报》副刊改革的一次见证。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不少都市媒体大幅缩减版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副刊。然而《华西都市报》的副刊却在改革之下一路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内容上,根据受众阅读需求特征,开始有针对性地涉猎有关大众文化生活的内容,体裁也不拘一格,杂文、散文、杂文、诗歌、议论文等有机组合,“这是真正地贴近群众生活,办老百姓喜欢看的报纸。”李后强说。


评论 26

  • fm868826 2019-12-04

    看记录截图

  • fm569118 2019-12-03

    [得意]

  • 小树518113 2019-11-28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