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金牛道上的历史画卷——论《大秦天回》的家园情怀

封面新闻 2019-11-07 16:07 33623

文/雁宁

四川作家王江的长篇小说《大秦天回》,其主题正如作者扉页上的题记:“追寻金牛古道,岁月与烽烟渐行渐远,溯源天府文化,历史和人文越来越近。”这位90后青年文学作家,竟然于读大学时的2016年12月创作完成了420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奇剑破魔诀》,且占击率达数十万人次。如若将他誉之为“神童”,似乎有点过分。但他智慧与才情的早期开发已经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境地。

《大秦天回》的出版标志着巴蜀文坛,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开创出一个元气淋漓、笔酣墨饱书写巴蜀文化与战争历史的新时期。少年才俊王江也将伴随金牛三部曲的圆满完成,成为刮目相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坛新秀,亦如小说主人公勾武。

勾武如同历史上的陈胜吴广因不堪忍受生不如死的劳役之苦揭竿而起,反抗官府的暴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为民请命敢作敢为的英雄人物。然而王江笔下的勾武反抗的道路却与历史上的陈胜吴广有所不同。勾武虽然加入绿林山匪,却有一颗同情与怜惜穷苦人民的善良的心。他是非善恶分明,从不为中饱私囊而杀人越货。因而赢得众多兄弟的拥戴,甚而获取了色艺双全的夕南楚的芳心。也为小说波澜横生、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增添更为诱人的悬念。勾武面对如此多情多义、色艺俱佳,且很有身份的夕南楚究竟能不能爱、会不会爱?他不是在矢志不渝地寻找妻子阿芷和两个儿子么?

小说作者渐次将读者引入了人物故事的迷宫。已如前述小说《大秦天回》基本组织结构形式是传统的、民族化的,却也合理地借鉴了现当代西方与拉美的艺术手法。在叙事策略上采取了姿彩纷呈的迷宫叙事。

小说描写勾武与夕南楚的关系始而出自彼此人格风范与患难相助而萌生的崇高友谊。勾武有着从不慕仰富贵的荣华的朴实而又坚强的品性,他对拯救他于危难的夕南楚坦言:“你是官,我是民,你我经终究是不同路的。”夕南楚含泪作别,仍不忘赠送他越过关卡的路牌。可见作者塑造这一男一女的英雄形象,拿捏得极有分雨,显得成竹在胸。

不难发现,王江在创作《大秦天回》时,已不再是紧紧恪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而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地借鉴了中国武侠小说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诸如博尔赫斯玄想小说的表现手法,从而产生了超越的玄学追求。

再看与勾武友谊日深,渐次发展为恋情的夕南楚,她的身份虽属官方,但她有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立场,她说:“如今巴国对敌蜀国……江州和枳城都经不起更大的伤亡,今次围剿九岭寨,我本就不同意,是江州城主一意孤行……勾武于我有救命之恩,他身陷大难,夕南楚不能不救……”一席许铿锵作金石声,夕南楚的侠肝义胆怎不令人钦佩又如何不令勾武逐渐摆脱偏见,情感益深呢?

小说后半部又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蜀王杜芦强迫劳工修筑好金牛道后,导致引狼入室,虎狼之秦由司马错领兵大举进攻蜀国,成都告急,勾武明确判断国难大于家仇。他与度九岭精诚合作,力主抗秦,成为了全书最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小说浓墨重彩地描绘勾武率领的威武之师:“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从天隳山出发,沿着金牛道一路北上,旌旗裂空,步兵与骑兵交替排列。天空中飞鹰成行,不住般旋。蜀道曲折,遥望山间,便是一条从山脚蔓延至山顶的长队。一步步向着大战的目的地而去。”

小说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主要体现在塑造勾武这一爱憎分明、有胆有识与高度智慧才能的巴蜀英雄形象时,未能合情合理而又真实深刻地描述他以一个地地道道的猎户如何成长为胸怀韬略叱咤风云的将军。试问他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么?一生中受过哪些军事训练,读过哪些兵书?与乎从实战中悟出了些什么军事妙道?我以为作者在构思时缺乏全面深入细致的琢磨与思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