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声|王福州:构建中国的文化遗产体系,一定要有利于文化压轴出场

封面新闻 2019-11-01 17:39 38576

【个人简介】

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我想讲的主题是“构建中国的文化遗产体系”,为什么要讲这么大一个话题呢?如今我们面临这样几个难题。其一,从国际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认知一直在变化,我们也跟随着在变化。其二,文化遗产和文物这两个概念,在国内一直是等同的,文物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就是文物。习近平总书记讲“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不是光让文物活起来呢?肯定不是,应该有更深指向的东西。其三,现在国内500多所艺术院校里,开设的遗产课程都是挂靠在各自的传统学科下,是挂靠,很尴尬。在我带艺术研究院后,依托我院的学术优势,促成非遗入所的局面,让有传统优势的所来研究非遗。在这个形势下,研究学科体系时机也成熟了。

遗产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面,如何管理、如何申报,这是行政管理层面的事。二是深入学理方面,只有深入学理才能弄清遗产的本质。

前一个时期我一直在研究非遗的文化形态学,遗产一定要研究形态,不研究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无法搞清楚遗产的性质。现在遗产类型多种多样,不要说外人,就连做遗产保护的人也觉得丰富多彩。物质文化遗产里类型非常丰富,有遗址、遗迹、景观、线路、遗产,还有现在的世界遗产。透过现象,遗产本质是什么呢?即是物质非物质属性可以通设一般遗产形态,没有那么玄妙。搞清楚这个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彰显出来。遗产离不开载体,但是载体绝不是遗产本身。

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我们要通过遗产解读背后的科技信息、思想信息。遗产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不列入到精神层面上去,还是物的方面理解认识,那就搞错了,我们把遗产认识低了。总书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其内涵非常丰富,现在我们没有解读清楚。一定要是从精神层面,从思想牵引,灵魂牵引,人格塑造几个方面完整认识遗产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对遗产认识才基本入轨,入轨之后才能很好研究。

我想讲三个方面。第一,中国非遗保护一直和国际公约相贯通。我国入选非遗三类名录有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不过,因为我国遗产存量基数大,虽然成绩可喜,同时也应该反思,这个结果是与遗产总量并不太丰富的国家角逐,名录只是一部分。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是什么了?我们一直遵循联合国公约精神推动中国的遗产保护。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公约之后,中国率先进行了部署,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一开始是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后来又提出双遗产。教科文组织敏感关注到这个问题,后来接连发布两个公约——《文化多样性公约》《保护民俗公约》,这两个文件从侧面印证了刚才我所说的,遗产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忽略文化在其中的作用,那就是走偏了,物的层面理解又走偏了。国际公约一直在修整,认识在逐步深化。我们国内也寻着这个方向逐步推进。

对于遗产的认识,首先应从属性入手。文化遗产就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清楚后,后面构建中国遗产体系就有了逻辑遵循,不被五花八门的遗产形态迷惑。物质文化遗产里若干的遗址、遗迹、景观、工业遗址、工业遗产等都在整个遗产体系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半壁江山,甚至不止是半壁江山,还起着贯通作用。

很多人觉得精神层面不好把握,其实都是贯通的文气和文心充盈其中。将之和中华文脉联系在一起,遗产的理解就到位了。每个艺术门类,每个人对遗产都有贡献,只不过有大有小,是累计的过程。今天对遗产进行解读,我们能解读多少?很多都解读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若再有信息丢失就更可惜,所以一定在这个层面上认识问题。

中国的非遗保护在世界上创造了很多中国经验、中国做法,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的公约和组织的规则有序推进。我们自己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和站位,要有长远眼光,不是孤立的就事论事。我在研究院发现很多门类专家,虽然名气很大,在领域内的学术成就很高,但看问题时如果局限于一个门类,就搞不好遗产保护。前段时间在云南,舞蹈研究所做了全国的传统舞蹈论坛,正是因为我们想将传统舞蹈系统梳理一下。其中,从定义上就看出了问题,所里组织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分为非遗舞蹈、传统舞蹈、创新舞蹈等等。这样分就乱套了,哪能说传统舞蹈不能创新呢?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舞蹈文化是一种形态,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所有的精神积淀都在这里构成了舞蹈文化,舞蹈文化里区分一下传统舞蹈、非遗舞蹈、创新舞蹈,吸收西洋的东西都没有关系,它是一个整体,舞蹈文化是整体,再细分就割裂了。这里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遗产必须是整体,不能支离破碎。

遗产是一个整体怎么讲呢?至少有两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物质和非物质属性都要有;其二是遗产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而且遗产不是静态的东西,是动态的,也就是非遗语言是活态。活态是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遗产的灵性决定了文化。其三,遗产是全面的,在动态的过程中看遗产,而不是只做中间一个截面。

我刚进入遗产领域时,很多专家说不能讲大文化,其实非遗不讲文化讲不通。有时“驴唇不对马嘴”。非遗是要讲文化的,不然就成没文化了。在项目评选过程中,北京市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化,现在回过头看,坚持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医药申报时,因为要找抓手申报,做了中医药炮制,后来感觉诊法、疗法更能反应中医的核心和本质。但申报项目只是引领示范性,不可能包罗万象,北京市坚持同仁堂文化形态,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传承了几百年,里面许多东西甚至超过了同仁堂文化本身。比如如何选徒弟,选太笨的学不懂,选太精明的又会不安心,遇到诱惑可能会跳槽,所以选徒带徒时需要眼光,这是同仁堂文化的一部分。另外是保持原汁原味。非遗是一个活态基因,上升到基因层面,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坚守自己原汁原味。

刚刚讲的是第一个问题,与国际规则相贯通,构建我们自己的遗产体系。第二是让文化压轴出场。遗产保护就是做文化方面的事,做的东西都从物的层面出去会太浅。今天讲“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好,讲“文旅融合”也好,或者讲非遗要在更大层面发挥作用,背后都是文化在发挥作用。

文化发挥作用有几个方面呢?一是有利文化传递,文化传递就是最终的传播效果。文化传递有很多方方面面的表现,遗产类别不同,内在规律各异,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点。

二是有利文化传承,从纵向出发遵循遗产规律,包括传承人、师徒传承、脉的延续等。传播是横向文化的传播过程,要让我们的文化一代代接续传下去。

三是构建学科体系,刚才我提到过,现在500多所艺术院校遗产课程设置是挂靠传统学科,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内。现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门类考古之中的一个学科。从时空观上看,历史肯定是文化遗产的一方面,但从可操作性、提高效率的角度讲,归到艺术门类下更为合理。

前一阵总书记在视察社科院的时候提出,要建立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三个体系,我们觉得构建中国的遗产体系也符合总书记的知识要求。如果把中国的遗产体系建立起来,是有利于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中国的遗产体系构建起来以后,我们展开工作就不会盲从,能够从更高层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更加深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系王福州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的演讲稿整理)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评论 1

  • fm569118 2019-11-23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