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乾隆②|组织茶宴联句,唯一指定饮品是御制三清茶

封面新闻 2019-10-22 16:39 60520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罗紫妍

乾隆皇帝举行茶宴联句,君臣坐在一起喝什么茶叶,龙井还是铁观音?成都博物馆民俗文物部王苒滢透露,茶宴联句也有宴会唯一指定饮品,不用找赞助,而是乾隆亲自调配的三清茶。

在成都博物馆的“走进重华宫”特展上,有一本乌金拓《三清茶联句》诗册,还有剔红及青花两种材质的《御制三清茶》诗盖碗。乾隆以三清茶命题让大臣们联句,还将自己写的三清茶诗印制在茶碗上,足以彰显他对三清茶的偏爱。

碧玉交龙纽“重华宫宝”(成博供图)

御制三清茶的配方

乾隆皇帝在御制《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等三清茶联句》中诗云:“活水还胜活火烹,三清瓯满啜三清。”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圣制《三清茶》诗,以松实、梅花、佛手为三清,每岁重华宫茶宴联句。

所谓“三清茶”,就是以龙井茶为底,加以松实、梅花、佛手三种辅料,并且要用雪水烹茶。

喜欢作诗的乾隆皇帝,当然要用诗歌表达对三清茶的欣赏和偏爱,他在《三清茶诗》中对这些清绝的配料赞不绝口:“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乾隆御制的三清茶,在用料上有多讲究呢?有学者研究后指出,梅花是含苞欲放的腊梅,奉宸苑职掌花圃供奉;松果中的松实,命人从御苑的百年老松树上采集;香味浓郁的佛手,则是南方一带及藩国进贡的礼品。茶水也并非普通的自来水,而是乾隆特别下旨,命清宫内务府选择御苑内纯净晶莹的白雪,融于茶瓯内,放在茶炉上烹茶。

这次挑选展品的时候,策展团队选择了不同种类的茶碗,比如有瓷器的,漆器的,无盖带托盘的,而且在《三清茶联句》诗册旁放置来一个佛手,让四川的观众也能明白烹制三清茶所用的佛手到底长什么样。

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

不设酒馔果盒为席

此前,康熙、雍正年间的联句活动是需要在宴会上饮酒的,乾隆别出心裁,改酒宴为茶宴,并将茶宴地点从乾清宫改在重华宫内举行,同时还形成了每次邀请28人参与联句的制度。乾隆在世期间,曾经举办了44次新春重华宫君臣联句,热闹非凡。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乾隆不设酒馔,只拿出自己御制的三清茶待客,未免有些单调寒碜。于是,乾隆想出办法,“布果顶饤盒为席,诗成颂赏”。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御茶膳房伺候果盒十分丰富,里头装有以白面一斤八两,青豆面、豌豆面、芝麻、高粱米面各四两,白糖八两,香油五两,众多香喷喷的食材烘培而成的饽饽点心。

入宴的文臣学士与皇帝相谈甚欢,大家吃着点心喝着茶,吟诗联句,馨香满庭,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大有“重华文宴集群仙,瑞映琼楼霁景鲜”之雅境。

乌金拓《三清茶联句》诗册

近臣得拜茗碗之赐

每年正月,乾隆召集内廷大学士、翰林等人在重华宫茶宴联句。看着大臣们吟诗喝茶,像诗词大会一样好不热闹,自命清高的乾隆皇帝忍不住技痒,他往往另作律诗一、二首,命人刻匾悬于崇敬殿内檐。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这些匾额已经将崇敬殿四周挂得满满当当。

出于对三清茶的偏爱,三清茶甚至成了重华宫茶宴联句的主题,“三清茶联句”由此而来。

乾隆皇帝自己也多次写诗为三清茶打广告,例如“高节为邻德表贞,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拈花总在兜罗手”。

《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有趣的是,众多展品之中,有一个剔红《御制三清茶》诗盖碗,盖顶带有圆钮,通体在绿漆回纹锦地上雕红漆花纹,口沿、近足、盖顶雕刻卷云纹。在这个碗和盖的外壁上,都雕刻有乾隆五言诗《三清茶》,并且落款“乾隆丙寅小春御题”。丙寅为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是乾隆茶宴联句活动比较早期的杰作。

为何要把三清茶印在茶碗上?王苒滢猜测,可能是乾隆自己把玩,也可能是赏赐给那些参加茶宴联句的大臣。

大过年的来陪皇帝吟诗联句,有些大臣斗胆向乾隆讨个彩头,甚至偷偷将茶具“顺”走。乾隆知道之后并未生气,而是命清宫总管内务府将其“三清茶”茶宴联句的诗作摹印在茶碗和茶壶上,“近臣得拜茗碗之赐”,也就是说,待茶宴毕后,乾隆赏赐给近臣学士,让大家满意而归,也活跃了茶宴的气氛。

成都博物馆“走进重华宫”特展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