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出水文物超万件 铁刀剑力证揭开江口之战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2017-03-20 14:04 6516


出水金册

金发簪

金耳环

金戒指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波 李庆 杨涛彭山江口摄影报道

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系四川首次开展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介绍,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这批出水文物中,除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这些兵器的出水,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刘志岩表示。

铁矛

两年前神预测

四川学者称“江底有兵器”

“江底可能藏有当年掉落的兵器。”早在2015年12月25日,袁庭栋接受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曾抛出这一观点。 袁庭栋,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在他眼里,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

3月20日,在得知水下确有兵器出水。袁庭栋表示,在意料之中,但是不是张献忠本人所用、是不是张献忠大战杨展时掉入彭山江口的,还需要专家进一步论证。“彭山江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水战,也有可能是其他时候掉进去的。”

彭山本土历史学者、彭山区文体局退休职工倪兴国表示,彭山江口,历史上曾发生过七次水战,均改变了政权,这些兵器,不仅对于研究张献忠,也对于研究曾经川西第一大水战场——彭山江口,有着重要意义。

西王赏功金币


西王赏功银币

大顺通宝铜币

沉银还是沉船?

尊重民俗沿袭“江口沉银说”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绘纭,史学界也对此长期存在争议。史料记载,作为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金封册、兵器……彭山江口,陆续发现宝贝已多达上万件。宝贝这么多,有金有银有铁。那么,为啥非要叫“江口沉银”、“张献忠沉银”……而不叫“江口沉宝”或“江口沉船”?

其实,早在2015年12月25日召开的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上,来自国内考古、历史、文化的专家,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天,作为唯一列席这次会议的媒体记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场见证了专家们对沉银说法的最终确认。

当天,在实地查看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后,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李季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等10余名国内权威专家,共同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在会上,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四川大学教授、四川民俗学会会长江玉祥等部分专家们提出,从彭山江口出土的文物,以及张献忠在此大战杨展的历史记录来看,叫“江口沉船”或者“江口沉宝”可能更准确一些。但最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从尊重历史、尊重民俗的角度,既然民间一直叫“张献忠沉银”、“江口沉银”,就沿袭这一传统说法。

五十两银锭

“江口沉银”由来何处?

“这个时间要回到13年前。”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说,2005年4月20日,彭山进行跨江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施工过程中,由挖掘机在距地表2.5米左右处,挖出一圆木并从中散落7件银锭。由施工民工全部捡走。出土银锭由木筒包裹,这和史料记载中张献忠“木槽夹银”说法十分吻合。这便是最早“张献忠沉银”、“江口沉银”的由来。

创新理念

专家介绍:预判未来发掘更值得期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系四川首次开展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同时,发掘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采用PTK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此外,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了志愿者,为公众参与考古提供了平台,也扩大了考古工作对公众的影响力,让公众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据专家介绍,目前仅是阶段性的考古工作,距离发掘结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专家预判未来的发掘更值得期待。

评论 1

  • 友友凤爪 2017-03-20

    看过最难看的一篇考古报道,一点故事都没有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