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普做成了爆款 B站大师兄李治林:专治科学“小白”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

封面新闻 2019-10-16 14:48 41960

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柳青

如果说生活中存在一些机缘巧合,那十几年前,一个被物理学前沿科普杂志所吸引的小男孩,或许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在科普的角色上,向百万网友直播物理实验,并因此让他所在的国内一流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摆脱“高冷”,平添“萌趣”,而当年那个小男孩就是如今被网友唤作“大师兄”的李治林。

2019年3月,“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在B站上线,在这个二次元文化“大本营”、7成以上用户年龄低于24岁的平台上,一群物理博士生、硕士生做实验,发弹幕——一次2小时的直播,从用一杯水、一张画向物理“小白”网友们解释什么是“斯涅尔定律”,到回答“米饭煮熟之后米粒为什么会变透明”这样的问题——最火的一次,有144万人次同时在线观看。

直播开通之后,中科院物理所这家“准百年老店”华丽转身,成了网友们的“中二所”,李治林这个“正经物理学博士”,也成了网友心目中“做实验永不翻车”的“大师兄”。

2019年8月,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物理所,暑假即将收尾,大院里十分安静,看上去与一般的科研单位没有太大不同,然而主楼M楼里的院史展会提醒你,这所科研机构在中国科学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科院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在M楼的“院士墙”上,严济慈、钱三强以及物理“女皇”吴健雄、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上百名科学家的照片展示着我国物理学界的发展与传承,而M口大厅入口处的“惟才 同德 穷理 有容”八字院训,则是这所机构的气质总结。

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物理所的全部,M楼门口不过10米的园内道路上,彩绘着物理定理的“网红井盖”还曾经上过热搜。

在M楼大厅,李治林在采访约定的时间准时出现。“中二所”的直播间与物理所院史展同处一层,在带领记者去直播间的路上,李治林先带着记者看了一圈展览,“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当然我们物理所的历史要细讲起来就太多了。”

从“不上五万不下播“到“不下五万不下播”

直播走红始于偶然。“我们做科普很久了,当时在微信公众号有一个专栏叫’正经玩儿’,提前就得做实验,后来说要么给准备过程做个直播。”李治林介绍,“当时只作为一个自娱自乐记录的形式,第一次做远出乎意料,好几万粉丝,在线的快两万,然后觉得大家这么关注,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做一做。”

让李治林印象深刻的一次直播发生在2019年的“五一”,“在那之前,我们一场直播的人气差不多两万左右,那天我们决定不上五万不下播。”他回忆道,当时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观看直播的人数到了5万后仍在涨,“凌晨12点已有8万……人气太高的时候,不好意思下,然后又定了一个小目标,不下5万不下播。”

那场直播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在近6个小时的直播里,团队“像小叮当一样”把实验向魔术一般展现给观众。对此,“中二所”另一位成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李轩熠告诉记者,“‘大师兄’很耐心,在线解答网友问题,别人一直问他就一直答,就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

直播面向的大部分观众是科学“小白”,因此并不是那种带着护目镜,向试管里滴试剂的“典型实验”。有点像中学时在教室里的操作——一张实验桌,一面亚克力画板,负责直播的同学就像当年的物理老师一样,用最简单的“道具”,尽可能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物理学中最基础、也是最深奥的道理。

采访现场,李治林打开手机,和记者分享网友提问。“这个问题好!”他发出一声感叹,“为什么米煮熟了会变透明?”是否在这个问题里,他看见了小时候一样好奇的自己,“涉及到好几个物理现象,干的粉条里面不均匀,光在里面变化,有散射、有折射、有反射,所以整体看来是白色。煮熟了以后成为胶体,整体相对均匀,就透明了。”

一会儿功夫,他已经回答了四、五个问题,如果不是采访打断,只怕还会一直回答下去,放下手机,李治林还意犹未尽,“每天都有上百个提问,现在最新的序号已经是31147了。”

“中二所”直播火爆的背后,是公众对科普的关注和渴望。FAST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团队就用水旋转后的液面形状做了一次科普,讲解为什么这口直径500米的“大锅”能够探究宇宙的奥秘,“你看,这就是小科学知识也可以有大的应用。”李治林说道。

做实验是一种娱乐爱好

截止到目前,中科院物理所科普团队发表科普文章超过800篇,直播超过200小时,回答网友的脑洞问题“不计其数”,有人称他们为当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自称“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的李治林眼中,做物理实验就是一种娱乐,“娱乐过程中还能帮助到别人,那不是很有意义吗?”

也许是志同道合,5年前,本着“先把公众号做得更丰富”简单心态的几个年轻人“一起玩玩”,做起了科普,“一玩”就是五年。“一步步走了五、六年,遇到机会后一点一点再弄。”李治林回忆着。

随着学业的变动,学生的毕业,这支团队人员也会变化,而人员的衔接问题,是李治林目前最为担心的,“现在人数不定,但肯定不到十个人,上直播、露脸的大概四五个……有些同学学业重了,就顾不上了,最好是各个(年级)层次都有。”不过,好在总有一些人怀着一样的想法,“今天就会有(新人加入),晚上会有一个见面讨论会。”这个简单的团队里,招募新人似乎也不会特别繁琐,“有热情、动手能力还可以,就够了。”

对于未来,李治林和团队人员的期望也很简单,“把内容质量做得更高一点。”同时,如何把科普“做得更有物理所特色”,也是目标之一。

关于新时代新青年,他这么说

专业过硬、不能太高冷、善于合作,是李治林对新时代新青年应具素质的理解。从小学霸,中科院物理所博士毕业的他,在“直播网红”以外,更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目前在从事光电功能材料晶体生长与物性研究。同时,在学弟学妹们目前,他是专业上“无所不能”的前辈,对此,李轩熠总是乐道师兄对其专业知识的“点拨”。

至于“不高冷”的态度,或许“中二所”就是例证,“尽量通过一些合适的语言,把科普讲清楚。”李治林说。

“‘大师兄’常告诉我们科普是零食,不能当饭吃。”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三年级学生纪宇笑着告诉记者,“但他自己还是很耐心地给别人科普。”

这种科普的精神,李治林把它归结为物理所的“传承”,“科研单位除了把本业务科研做得比较好以外,也应该对我们民众更负责,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这种理念转化为对“中二所”的支持,除了物质设施的保障,“很大程度上给你比较多的自主权……你能探索更灵活、更新鲜的科普方式。”李治林说到。

科普工作上有没有榜样和目标?李治林笑着打了一个比喻,逛公园时有人喜欢有目的地把景点快速逛完,但自己更喜欢闲逛,“除了景点还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当然这或许是缺点,做事情目标性会弱一点,但是我觉得生活也好、工作也好,还是一个过程,经历更重要一点。”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评论 4

  • fm569118 2019-10-30

    [得意]

  • 仙女下凡 2019-10-28

    来自崇拜者的仰望

  • 顾铖东690289 2019-10-19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