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最新得主汉德克:这个被誉为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说自己不写作时就是个混蛋

封面新闻 2019-10-11 17:27 32660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点,瑞典学院将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彼得·汉德克。尽管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再公布提名名单,但近些年来,彼得·汉德克一直被认为是该奖的热门人选。

作为当代德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驰骋文坛半个多世纪,汉德克早已被视作“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对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2004年,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不忘向他致敬:“汉德克比我更有资格获奖。”

而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正是:“以独创性的语言探索人类经验的广度和特性,影响深远”。

1942年,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父亲是德国军人,母亲来自斯洛文尼亚。孩童时代随父母在柏林的经历以及青年时期在克恩滕乡间的生活都渗透进他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里。

1961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1966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

他曾在采访时表示,“我的创作都来源于我自己,还有对人类的怜悯。读大学修习法律史时,有位老教授,他的声音非常好听,充满了怜悯,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度一夜后杀死了她,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杀她。他给同学们讲这故事时,现场只有我在认真地听。我告诉自己,这就是一个生命的故事。你杀了一个人,然后离开,不是为了逃跑,而只是想去另一个地方,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老教授讲故事的声音让我认识了自己,我在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一些比我自身更好或更坏的东西。我想,那就是文学。”

同年,汉德克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让他一举成名。《骂观众》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这不是戏剧。这里不会重复已经发生的情节。这里只有一个接着一个的现在……这里的时间是你们的时间。这里的时间空间是你们的时间空间。”

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彼得·汉德克以其独具风格的创作在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更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从1966 年成名开始,汉德克为德语文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如“霍普特曼奖”(1967 年)、“毕希纳奖”(1973 年)、“海涅奖”(2007 年)、“托马斯·曼奖”(2008 年)、“卡夫卡奖”(2009 年)、“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塞尔维亚文学勋章,2009 年)等。

而汉德克的作品进入中国读者视线,则有九部。全都由文景出版社出版,分别是《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缓慢的归乡》《去往第九王国》《形同陌路的时刻》《试论疲倦》《痛苦的中国人》。

其中,《无欲的悲歌》创作于汉德克的母亲自杀之后。1971 年底,汉德克的母亲自杀,母亲被异化的人生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无欲的悲歌》讲述的就是我母亲的生与死,它是一个真实的编年史,这些描写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正因如此,它成了我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汉德克笔下的母亲钟爱文学,因为文学能让她解脱,使她有能力来“谈论自己”,但她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桎梏,最终选择了自杀。《无欲的悲歌》蕴含着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语调,在当年德语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6年,汉德克曾到访中国,在上海北京及乌镇均举办过活动。在中国媒体的报道里,这位盛名在外争议不断的作家特立独行而偶有失控。他来华的第一天正逢鲍勃迪伦获奖,他直言“这是个巨大的错误!鲍勃·迪伦确实很伟大,但他的歌词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诺奖评委的这个决定是在反对阅读,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

在《南方人物周刊》的专访中,甚至即便聊起对他推崇备至的耶利内克,汉德克的评价也毫不留情,“她的作品很普通,没什么可读性。”而面对诸如“最爱的作家”等问题,他总是不屑地吐口气,“我痛恨最高级。”

接不暇的对谈和采访令他疲惫不堪,他坦承自己有时缺乏耐心,“对我而言,完全进入创作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时候,但当我出现在各种场合扮演作家这个角色时,我感到头痛万分,不写作的时候,我其实就是一个混蛋!”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