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家乡70年变化 他们国庆都来这里打卡

封面新闻 2019-10-07 15:04 36097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今年的国庆假期,四川有了一个新的打卡地——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在电视上看完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仪式后,不少人都热血沸腾,想要深度了解自己家乡70年的具体变化。这个位于西博城的“成就展”是四川人的好去处。不少人赶着假期的尾巴来打卡。

一组图 感受生活之变

年近60岁的胡女士是四川资阳人。今年的国庆假期余额已经不足,她和家人在成都玩了一圈后,想用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为假期结尾。

一大早,他们便搭乘地铁来到西博城。一路走一路逛一路感叹西博城真壮观。突然,他们在一组照片面前停了下来,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旁边是一张图表,上面显示着三类数据:70年来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变化。

在1949年,四川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1978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64岁;2018年,这一数字提高到77.1岁。婴儿死亡率从1949年的200‰降低到2018年的5.48‰,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降低到2018年的18.2/10万。

“这些年,变化太大了!”胡女士指着这张图感叹,她年幼时,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日子过得紧巴巴,鸡蛋数着个数吃,孩子们的娱乐就是跑山。她的父亲早年得病没有得到好的医疗救治,拖了好几年在那个土坯房里病逝了,没有看到现在的好日子。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70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当记者问她这个问题时,她说,这70年的变化超出了她的想象,但70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给了人们更多希望。“现在,如果你希望当一名科学家,你希望创业当老板,你希望从山沟沟里出来,或是你希望辞职再读书……只要你希望,就都有实现的可能。”

她说,现在她们一家早已搬出了那个小山村,孩子也在成都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的退休生活悠闲而自在。这些都是她的父辈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老物件 勾起岁月回忆

在各种展品中,那些老照片和老物件最容易勾起回忆。

现场,一张黑白照片将人们的记忆拉回1977年。恢复高考后,人才与知识迎来春天,四川大学第一批新生入学,校园内气氛热烈。照片中,密密麻麻的大学生挤在操场上,不久之后,他们就用毕生所学,用一颗澎湃的心和一腔热血,参与到祖国的建设。

最令胡女士感动的是这里展览的一台“红方红”缝纫机。胡女士曾经是一名裁缝,有一台一模一样的缝纫机。她靠着这台缝纫机,为家里添置衣裳,赚钱补贴家用。“没想到在这还能碰见这个老家伙。”如今,她的眼睛看不清楚了,早已没有再使用缝纫机。可这样的缝纫机却是那个时代家庭的美好回忆,无比深刻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城市的变化在老照片中最能得到体现。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盐市口和20世纪60年代的盐市口,以及2019年盐市口照片对比,能感受到城市的巨大变迁。这些珍贵对比照片还包括人民北路、宽窄巷子、天府广场、人民南路等地。

此外,这里还有一幅成都的总体规划变化图,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观望。成都的城市发展,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从1949年建成区25.5平方公里,到2018年建成区已达891平方公里,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以前我来成都,算是出一趟远门,那是要准备很久的大事。”家在安岳的孔先生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广州打工,每次都需要从成都搭火车。而现在随着家乡的发展,他回乡种柠檬,收入也不错,他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而来成都也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