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看建设美丽四川绿色答卷

封面新闻 2019-09-28 18:37 38342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柴枫桔摄影报道

九月,若尔盖草原已经秋意渐浓,昔日被沙化威胁的绿地,早已恢复,而在南江,退耕还林建设的茶园一片葱郁,蓄势等待着明年的第一批新茶,还有雅安宝兴的大山里,一只大熊猫懒洋洋地从梦中醒来,打个滚,熟练将竹子咬开,嚼得脆脆响……

——在四川,就是这些最普通的场景,共同成就了巴山蜀水的丰富美丽。走进成就展的生态展厅,从粗放开发到和谐共生,四川的绿色发展正迈出坚实步伐。

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数据背后是无数努力。

70年来,从人工植树到飞播造林,从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到实施“绿化全川”行动,从重经济轻环保到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四川在中国生态建设中,探索不断。

在展厅,两张航拍于成都人南立交的对比图,是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从2015年12月的灰蒙天空,到2018年12月的清透蓝天,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将蓝天保卫战作为全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的成果。

“近年来秋冬季雾霾少了、蓝天多了,戴着口罩出门的人少了、出去晒太阳的人多了,一个许你看得见雪山的愿望已经实现。”这是在9月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岳东的感叹。

直观感受的背后,是细致长期的坚持。

展览中,无数个属于四川生态的历史时刻被呈现。

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提出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国家大型生态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从60年代的9%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38.88%。

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完备的自然生态系统,让四川成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珍贵物种基因库之一。眼下,四川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效,全省高等植物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是全球驰名的大熊猫故乡。

保护与修复之外,还有对环境污染的重拳出击。

2016年省级环保督察启动以来,截至2019年6月,全省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32420户,完成整治31729户,完成率97.7%。

同年,全省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拳落实治污行动。3年来,集中开工污染防治重大项目上千个,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

一场展览连接过去和未来。展览中,同时呈现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正在形成,展现了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

四川很美,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关系9100万四川人民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也事关四川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更牵动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面向未来,所有人的相信,巴蜀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正在奋力谱写中。

评论 3

  • fm698929 2019-09-30

    [得意]

  • fm516740 2019-09-29

    四川的绿色发展正迈出坚实步伐。

  • Qiu.SJ 2019-09-29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