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到41平方米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0年来大幅提高

封面新闻 2019-09-28 18:31 36714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走进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主题的第五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育领域。

为何是教育打头?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科教兴国、恢复高考、高校扩招等教育改革措施相继实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迎来高速发展期。

现场,一张黑白照片将人们的记忆拉回1977年。恢复高考后,人才与知识迎来春天,四川大学第一批新生入学,校园内气氛热烈。照片中,密密麻麻的大学生挤在操场上,不久之后,他们就用毕生所学,用一颗澎湃的心和一腔热血,参与到祖国的建设。

一张张照片诉说着一个个故事,从中能明显感觉到教育的巨大变化。如今,四川现有普通高校126所,在校大学生156万余人,规模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除了教育,第五部分展览还包括健康、就业、住房、脱贫攻坚、抗震救灾、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

你能相信,在1949年,四川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吗?现场有一幅图,清晰显示了70年来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变化。1978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64岁;2018年,这一数字提高到77.1岁。这70年给了人们生命的希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个美好梦想正在逐步实现。现场有一处沙盘,一排排青瓦红梁的民居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建设得犹如别墅一般漂亮。这里是泸州市叙永县江门古寨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43栋川南特色民居里,安置有191户702人。70年来,四川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解放初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41平方米。

2008年以来,四川先后发生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四川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伟大奇迹。现场展示了地震预警专用物联网喇叭、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64型短周期地震计、基式地震计、小型复合翼无人机、网联无人机等设备,体现了近年来抗灾救灾技术的发展。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