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万件档案串联“城市片段” 都江堰档案资源这样转化

封面新闻 2019-09-19 16:06 34621

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从灌州到导江县,从灌县到都江堰,浩瀚的档案史料中,将一个个零星分散的“城市片段”串珠成链,成为可阅读、可感知的城市记忆。

9月19日,都江堰市档案资源转化利用新闻发布会召开。截至目前,该市档案馆现有馆藏全宗159个,馆藏档案10.6万卷、95万余件,囊括了清朝和民国档案、政府公文、婚姻、职称、工业普查、地名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程、林权产改、土地证存根、林业两制、司法公证、勘界及城镇住房重建、城市规划、中国道教文化、清明放水节、“5·12”地震、“双重”(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档案等反映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历史记录的珍贵史料。

从档案文献编纂里梳理城市发展脉络

近年来,都江堰市档案馆根据馆藏档案,先后编纂出版了《都江堰百年档案记忆》《灌县1937-194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都江堰档案遗珍》《灌县清史密档(乾隆卷)》等成果。积极开展跨省合作交流,与辽宁省档案局、沈阳市档案局、东北大学档案馆共同举办“2012东北大学著名学者赵泉天档案史料暨都江堰档案历史文化展”,合作开展赵泉天个人生平档案编研,合作成果《赵泉天生平系列照片档案》在2017年成功入选首批四川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从档案研究成果里服务城市建设发展

立足自身馆藏优势,都江堰市积极开展档案研究,既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参谋出力,又保护和传承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目前,已参与完成了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的开放课题,《叠溪地震次生洪灾史料解读》《叠溪地震次生水灾的规模、范围、水文参数与分段特征》等相关论文,是全市乃至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文献参考。

从档案查询服务里 温暖城市民生大众

从2017年至今,该市档案查阅总量达到1. 8万余人次、利用档案总量近13万卷(件),年均档案查阅量超7000人次,年均档案利用数超5000卷(件)。2014年3月,大邑县70多岁的袁女士前来查询其丈夫病故后的生活困难补助相关档案,以解决其生活困难补助费办理问题(其丈夫是原灌县县委办的工作人员,1985年退休,2007年病故)。工作人员通过档案查询,找到了2008年市人事局出具的关于其丈夫遗属困难补助的有关文件批复,成为了袁女士申请困难补助的珍贵凭证。拿到档案的袁女士心情十分激动,她说这是国家对她的一种关心,是对逝去丈夫的一份安慰。

2016年8月,原灌县水泥厂职工刘先生前来查询自己1982年的招工档案,要证明自己多年从事特殊工种,进而申请相关政策待遇。然而,30多年前的档案,距今已十分久远。为此,工作人员将原灌县水泥厂1982年至1996年的所有档案逐一进行了查阅,最终查到了刘先生1982年至1994年期间,在原灌县水泥厂从事特殊工种的工资表。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