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经济人物|哈啰出行李开逐:哈啰三岁 可解两轮之困

封面新闻 2019-09-18 20:34 44580

封面新闻记者 王婷 实习生  高红梅

9月17日,正好是哈啰出行三周年。过去三年,哈啰累计提供出行服务 超123亿次,日订单超2000万,注册用户2.6亿,进驻超过360个城市,哈啰用户累计出行距离超189.8亿公里。

从两轮单车到布局两轮生态,哈啰出行跳出单纯的共享单车迷境,正在向一家共享经济企业向盈利路径逐渐清晰的新经济企业蜕变。

今年6月,哈啰出行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在上海达成战略合作,三方首期将共同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定位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网络的“哈啰换电服务”。

封面新闻记者在哈啰出行总部的大数据中心看到,哈啰单车的全国运营热力图,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和跳动的脉搏,由于技术的加持,哈啰单车能实时看到每一辆单车轨迹。而也在这栋大楼里,记者有幸与哈啰出行创业元老、执行总裁李开逐对话,解构这匹黑马的逆袭逻辑。

以共享单车为基石  布局两轮生态

数据显示,我国自行车日均骑行需求超2亿次。与此同时,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就已突破2.5亿;2018年,国内两轮电动车年产量超过3000万,堪称“国民出行工具”。

从数据上看,中国是两个轮子上的国家,两轮出行每日需求高达10亿频次;基于巨大刚需与诸多痛点的两轮出行现状,而哈啰出行将持续深耕两轮,全面构筑两轮生态体系。

正如李开逐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轮业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占据哈啰出行业务的战略重心,共享单车将继续成为哈啰出行发展的基石,而电动车新业务也将给哈啰创造更多可能。

假如把现在的电动车看成是一个功能手机的话,哈啰出行所设想的未来,是把电动车市场引入到智能手机时代,通过软硬件多维度建立行业标准化。

谈到布局电动车市场的初衷,李开逐认为,庞大市场需求与规模之下还存在着诸多痛点与问题。“充电难”、“里程焦虑”、”电池被盗“等用户核心痛点亟待解决。由充电引发的乱拉飞线、乱停乱放等问题,为城市管理带来诸多挑战,而两轮电动车的火灾隐患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电动车新国标正式落地实施,两轮电动车行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而区别于普通的租赁和售卖,我们电动车会有统一的提升。一是电动车规格标准化,通过中控系统让电动车都实现联网;二是电池的标准化,把电池做成基础的能源服务。”李开逐表示,无论是充电还是偷盗,电池始终是电动车用户最大的痛点,未来将提供物联网、共享充电等解决方案。

后进者哈啰单车:共享单车是干毛巾里拧水的生意

三年前,当哈啰单车进入赛道的时候,已经有ofo、摩拜等玩家在北上广等城市疯狂争夺资源,对于此时的哈啰单车,外界普遍认为是一个“后进者”。事实上,从创业之初,哈啰出行就确立了技术驱动和有效运营的策略,画风也是一家更为冷静、理性的公司。

“大家刚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不是特别清楚,所以一些头部企业浪费了很多资源在追求投放和市场占比上,后面发现其实是不可持续的。”李开逐表示,共享单车在短期内是看谁增长得快,而从长期来说,还是要靠运营效率。

经过3年的耕耘,共享单车市场从泡沫到冷却,哈啰单车反而成为大浪淘沙后的一匹黑马。据李开逐介绍,算上购买、折旧、运营等所有成本,哈啰单车在成都已经实现盈利。而在全国,哈啰单车大概有一百多个城市能够做到不亏损或者略有盈利。

当共享单车的盈利能力被外界不断质疑的时候,为什么哈啰单车还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确实值得分析。“一方面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在干毛巾里拧出水’的生意,对运营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李开逐表示,技术是哈啰单车提升运营能力的主要支撑。

拿单车运维来说,在哈啰出行的技术历程里,已经从用技术帮忙找车、看调度热点的1.0,升级为用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来预测每个地方的需求,包括判断用户报障可信度、兼职人员工作计件等,已经全部实现技术化,以此实现精细运营、提升效率。

结尾

“成都是一块出行市场宝地。”李开逐认为,无论从平原地势、气候条件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成都都非常适合共享出行的发展。同时,在整个新经济领域,成都的市场秩序、管理支持都做得非常到位,这也是哈啰单车能在成都实现盈利的原因。

对于共享单车在成都的发展和管理,李开逐表示,他非常赞同成都市政府领导提到的三点意义,特别是共享单车对成都文化促进作用。“成都是第一个将共享单车提升大文化价值上的城市,接下来哈啰出行将继续促进共享出行在成都进一步发展,助力新出行方式与成都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李开逐表示。

评论 1

  • 阿华 2019-09-18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