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大山外吹来新风 大学生志愿者丰富了课堂|70年70人·教育②

封面新闻 2019-09-10 01:39 30212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廖秀 实习生 陈兆一

如今,很多在校大学生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去乡村支教。自2015年以来,下村小学也先后迎来了四批支教的大学生。

四年前,耿向顺带领第一批支教的同学回到大山。很少有外人涉足的山村,突然来了一群大学生,村里人都觉得稀奇。起初,安世才担心城里大学生会因为受不了村里艰苦的环境而离开,“想不到还是留到了最后,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

“大学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教了很多我们平时上不了的课,比如英语、历史、科学和舞蹈,尤其是英语课,我们这里没有人会说英语的。”

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一线教师,安老师也在反思支教活动的意义,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大学生的课堂很开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在课堂的管理上还需要下点功夫,例如纪律,一个好习惯很难养成,一旦放任就不容易改回来。”

安世才希望志愿者们每次回去之后,能给后来的志愿者多做反馈,分享一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相信支教的效果会更好。”

近年来,大学生支教因时间短,无法给孩子教更多知识而饱受争议。安世才承认,大学生待的时间比较短暂,短时间内不奢求他们教会学生多少知识。

“我更希望他们能给孩子们分享读书的经验,描摹大学学习经历,树立他们走出去的理想。”

对遥远而闭塞的山村而言,支教的大学生就像一缕新鲜的风,吹进孩子们的心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们愿意走出大山,去探索山外边广阔的世界。

更多阅读

凉山“西装教师”安世才 要让山里孩子找到“理想”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