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侵权第一案背后①:短视频配乐侵权频发 双方都觉得“委屈”

封面新闻 2019-09-07 17:12 58092

封面新闻记者 申梦芸

经历了“视觉中国”的图片版权事件,又一起版权案件引起广泛关注,这一次是在音乐领域。

2018年8月,papitube旗下短视频博主“Bigger研究所”在广告短视频中,未经授权使用了日本音乐厂牌Lullatone的原创歌曲《Walking On the Sidewalk》。随后,papitube背后的两家公司被告侵权。此事件也在MCN机构中引发余震。

近两年,国内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短视频中使用大量背景音乐,音乐侵权事件也随之出现。在短视频中使用他人音乐时,底线到底是什么?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不小心”就成为音乐侵权者

王康(化名)是成都某电竞俱乐部宣发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常常要为公司制作短视频。在做短视频后期时,需要用到不少音乐素材。

王康告诉记者:“音乐一般是在各个平台免费下载,或者某平台没有的话,也会直接录屏。王康还说,他身边很多短视频后期制作者,都以这样的方式获取音乐素材。

而对于在短视频中使用的音乐是否侵权,他也拿不准。“我们的视频不是商业广告,没有盈利性质,应该不属于侵权吧?”

王康的困惑,代表了不少人。除了像他一样的公众号运营人员,还有不少MCN机构的创作者,往往会“一不小心”就成了侵权者。

作为一名MCN机构的负责人,李浚菱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创业。李浚菱的短视频风格偏武侠,视频中需要大量古风乐曲。“有时候选择一首合适的歌曲都要1个多小时。”李浚菱说。

但是,通常在平台上花费很多时间挑选好的音乐,却到最后难以寻找版权来源,这也让他觉得苦恼,有时还无意间侵权。

“原来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有作者找到我们,说我们的背景音乐侵权。”遇到这种情况,李浚菱也只好把侵权的视频下架,还得把视频收益交给对方。

“这太不划算了,我们制作视频花的精力远远不止找背景音乐,却因为背景音乐侵权,损失了所有收益。”李浚菱说。

李浚菱正在剪辑短视频

音乐制作人:

维权成本高 赔偿标准不清晰

其实,困惑的不只是侵权者,被侵权者也是如此。将目光往前移,面对音乐侵权案件,最头痛的其实是音乐制作方。

何恒是成都一家独立音乐厂牌的创始人,公司从2014开始制作原创音乐。

作为独立音乐制作人,他们包揽了一首歌的全部制作流程,从歌曲制作到发行,可以说对歌曲拥有100%的版权。

而近日,何恒却发现,公司旗下的原创音乐被某档综艺节目擅自使用。几经交涉,公司也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谈到这里,何恒叹了一口气,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他告诉记者,公司已处理过数十起类似的事件。

最终,何恒只能拿起法律武器。如果发现对方未经授权,将自己的音乐作为商业用途,公司会直接发律师函。

而对于维权这个过程,何恒也用了“相当麻烦”来形容维权过程的不易,甚至跟对方可能交涉长达半年。“有的还直接不搭理我们。”何恒说。

“目前,音乐侵权的赔付标准也不太清晰。”何恒又说了另一个问题。梳理过去类似案例发现,一首歌的侵犯赔付大约仅在1000元-2000元上下浮动。

近日,何恒在筹备一周新歌发布。他对记者形容,一首歌从制作到发布的不易,期间历时1个半月,包括‌‌歌曲的制作,文案平面设计,‌‌整个宣传矩阵的布署,‌‌话题的营销等。

“我认为版权对于‌‌内容创作者是最后‌‌一道防线,受众认可你‌‌内容创作的价值,都应该在‌‌尊重版权上去体现。”何恒说。但事实上,“大家的版权意识还是很淡薄,觉得只要版权方没关注到,就可以随便使用。”

相关报道:

MCN侵权第一案背后②:为短视频制作原创背景音乐成新趋势

评论 9

  • 风728544 2019-09-09

    [得意]

  • 飞天神鹰 2019-09-08

    进行了一番交流。

  • fm501706 2019-09-08

    关注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