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如今的LHAASO项目布阵初具规模。稍显单调和枯燥的科研生活里,研究人员们也特别敏感,悉心呵护和记录着基地里发生的每一个变化。
虽然项目约四分之一规模的探测器实现了科学运行,且“表现很好”:累计已收集了过亿的数据。但其实在一、二月份刚试运行时,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一直都不太强烈。
而在今年2月14日当晚,一个能量级约30Tev(1TeV=1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射线粒子的降临,让项目组瞬间兴奋了起来。
当时,这个粒子与大气层碰撞所产生的次级粒子密集散落到了1号水池,这里已运行的900路水切伦科夫探测单元中有872个接收到它的信号。第二天一早,前来上班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观测结果后,立马在项目微信群里将这份“浪漫”传递开来。至今,探测器安装系统负责人李会财的手机里还保存着这一段对话。
“V-Day WCDA的一个大事例。”一位研究人员将情人节(Valentine’s Day)和水切伦科夫探测器各自的英文缩写组合了起来。另一人反问:“太牛了,这个事例也要起个名字吗?”
“直接叫Valentine Event多好听。”五分钟后,曹臻回复了一句。其中,“Event”即为术语“事例”的英文。
“这名字好,丘比特之箭正中靶心,一见钟情啊。”紧接着,微信群里有人来了个精妙的”点题”。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刘开怡
相关阅读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