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两个定位” 达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C21市州礼赞

封面新闻 2019-08-30 09:27 33774

达州全景(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一点一线三名片,‘三五七八’识达州”,5月27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在赴港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中这样介绍达州:达州是“中国版图的圆心点”,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三张名片享誉中外;达州人口数量居四川第三,国土面积居四川第五,GDP总量居四川第七,交通四通八达——达州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无限。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大力支持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站在新起点,达州正围绕这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同步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700万达州儿女生活得怎样,城乡面貌有什么变化,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如何,未来将是个什么样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试图通过忆达州过去、看达州现在、展达州未来的方式,将这座城市的状态呈现在您面前。

达州万源太平镇农村新貌(曾业 摄)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双百”城市如期建成

老家在达州市大竹县朝阳乡的林成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南下广州”打工大军。那年,他17岁。“第一次出远门,我揣了58元路费盘缠,是一家人想尽办法凑出来的。”林成明说,那时,这是一笔“巨款”。在广东东莞,林成明通过7年摸爬滚打,攒下了3万元存款。7年后,林成明回家过年,父老乡亲对这位“有钱人”羡慕不已。

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少达州人都像林成明一样,去了沿海那些“满地都是金子”的城市。时过境迁,他们多年后回到老家达州,发现在城镇化的历史浪潮中,“老家”已悄然发生了巨变——林立的高楼、热闹的街道、漂亮的公园、繁华的市场……这些都市景象,在达州广袤的城乡,变得触手可及。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达州的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21.1%,再逐步提升到2018年的45.52%,年平均上升0.57个百分点。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018年,达州城镇人口达到260.37万人,比1949年高241.17万人,年均提高3.44万人。

20世纪80年代初的达州,主城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筑物密集,尘土飞扬,曾被戏称为“光灰之城”。1999年建市以来,达州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做大做强主城区的规模。2018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2.5万,“双百”城市如期建成。

当前,达州在持续推进北城滨江、马踏洞、莲花湖、三里坪、翠屏山、长田坝、河市等“七大新区”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机场、高铁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新的增长极,建立以城市道路为支撑的大城市框架,力争到2020年建成“双130”、到2030年建成“双160”区域中心城市。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恩格尔系数”大幅降低

“为了看《天龙八部》,邻居们每天都往我家跑,连续剧看完后再打着手电筒回去。”老家在渠县三汇镇农村的刘杰,家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买了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该剧1997年在电视上开播,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为了“追剧”,可谓是风雨无阻。那个年代,有电视看,有剧可追,就算是“幸福的事儿”了。

如今,达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已变得极为丰富,这与达州全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分不开。截至目前,达州已建成达州图书馆、巴山大剧院等一系列文化设施,仅电影院就多达19个。到2018年末,达州共有文化艺术馆(站)321个,博物馆4个,陈列馆(纪念馆)3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444.52千册。

达陕高速公路达州万源段(罗兴明 摄)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达州人民实现了由挣扎在贫困线上,实现了到温饱、再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达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比1999年降低9.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8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9%,比1999年低21.1个百分点。2018年,达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81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达州人的消费数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国成立时,达州服务业发展十分滞后,增加值仅有0.3亿元,1999年达州建市时为57.1亿元。此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18年已达到760亿元,年均增长8.2%。近些年,达州服务业在金融、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

七十年来,达州百姓出行更加快捷方便,基本实现由“出门靠走”到“出门上车”。截至2018年末,达州境内公路总里程19567公里,是1978年的6.37倍;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13条航线;成南达万高铁和西渝高铁将在达州形成十字交叉——达州全市“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正全面发力,大步向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迈进。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GDP总量70年猛增至768倍

1980年,时年37岁的文谟统,结束了粮站搬运工的工作,带领7个农民借款4000元,回乡办起了大竹县高家榨油厂。凭借着对榨油技术的钻研,他将出油率提高到了36%甚至更高,这一指标成为当时四川省的第一。为此,四川举办了榨油技术培训班,让他编写培训资料并请他去各地授课,8块钱一个小时。

2015年6月9日,四川首座大型环保燃气电站一期在达州投产(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创业成功后,文谟统盯准新的商机,于1984年成立大竹县橡胶厂,后来成功转型为摩托车、汽车供应胶管。1998年,文谟统在大竹县橡胶厂的基础上设立四川省川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随后,于2002年成立四川川环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川环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了川环科技。2016年,川环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达州首家上市公司。

川环科技的发展历史,是达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也是达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真实写照。到2018年,达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6.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5%,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新中国成立时,达州经济极其弱小。1949年,达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2.2亿元,历经47年的发展,到1995年跨越百亿元大关。此后,达州经济增长的步伐逐渐加快,12年后,到2007年GDP突破500亿元;而跨越1000亿元这一台阶仅用了四年时间。在此基础上,到2018年,达州GDP总量达1690.2亿元,是1949年的768倍,是1999年建市时的9.9倍。

七十年来,达州GDP年均增长7.1%,其中1999年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0.8%。与此同时,达州人均GDP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增加,实现了由贫困地区向中等收入地区的转变。由改革开放初的人均66元,增加到2018年的29627元,增长了62.8倍。

县域经济,为达州的综合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撑。1949年,全达州GDP总量最高的是达川区,仅为7022万元;1999年,达州各县均突破10亿元;2011年,达州有5个县GDP总量超过100亿元。2018年,除经开区外,达州七个县(市、区)GDP均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县GDP总量超过200亿元,大竹县和宣汉县突破300亿元。

改革开放格局变大 划定3500万人的“朋友圈”

“四川省内的南充、广元、巴中、广安,陕西省的安康、汉中,重庆市的梁平、万州、开州等区域,都是达州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目标范围。”达州市委副秘书长苟敏介绍,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确定了“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达州为自己划定了川渝陕结合部3500万人口的“朋友圈”范围。

“修己达人”的达州,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蕴育出了独特厚重的巴人文明,创造了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新时代的达州人,已构建起对外的“大开放”格局,将加快建成对接成渝西、引领川东北、辐射川渝陕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域推进开放合作,形成“多维拓展、全面开放”新态势,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示范城市。

达州黄家坝铁路公路大桥(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门”敞开,“客人”自来。迷人的巴山风光、神秘的巴人文化、不朽的红军精神、多彩的巴渠风情、独特的古镇风韵……达州的旅游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2018年,达州共接待游客28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208.86亿元,增长22%。2018年8月28日开园的巴山大峡谷,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是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乘势而上,达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突出“达商大会”招商,实施“川商回引”、“达商回引”工程,鼓励达商“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总部回迁”;利用“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渝洽会”等省内外大型会展平台开展集中招商。2018年,达州招商签约项目达179个、引进到位资金833亿元。

自2007年以来,达州已成功举办八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累计吸引全国各地21500多家企业参展,客流量超130万人次,实现交易额216.89亿元。2018年举办的第八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还邀请到了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8个“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以及国内15个省(市)40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实现交易额34.42亿元。

纵观过去七十年,达州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达州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达州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把达州打造成为四川东向开放战略支点城市。2018年,达州进出口总额完成8660万美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015年6月,四川省首座大型环保燃气电站(一期)在达州竣工投产。达州燃气电站于2012年11月在达州经开区开工建设,是四川省首座F级大型环保燃气电站,规划装机容量4×350MW,设计年发电能力31.5亿千瓦时,总投资约50亿元。2015年1月和6月,两台机组先后建成,并交替运行,11月实现双机连续运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达州市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达州城区小景(曾业 摄)

2017年以来,达州市县两级政府投资1.8亿元完成主城区罗江库区、大竹县乌木水库、龙潭水库、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宣汉县徐家坡饮用水源地、万源市后河饮用水源地等整治,拆迁220余户保护区内农房,关闭并拆除农家乐3家,依法取缔网箱305口,查处施肥养殖7件,建设饮用水源防护林6000余亩。

截至2018年末,达州森林面积7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51%。仅2018年,新(改)建公园绿地约200公顷、封山育林9万亩,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任务2.7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落地3.6万亩、义务植树1200万株。完成渠江退化防护林生态治理恢复0.4万亩,完成造林补贴任务2万亩。积极开展森林小镇、绿化模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命名市级绿化模范村8个,全市新增森林面积3850公顷。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空气达标率为80.8%,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5%、5.2%;5个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建成投用,22个市控监测站正加快建设,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8个环境问题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2018年末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目前,达州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四城同创”工作要求,确保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到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其中,《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将“绿化达州”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坚持林山、林水、林路、林城相依相融,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真正做到还绿于民,打造绿色宜居、幸福美丽达州。

坚持高质量发展 达州一张蓝图画到2035年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5年,基本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到2035年,全面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划定了达州高质量发展“三步走”的阶段计划,一张蓝图画到2035年。

这三大目标,立足新时代达州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达州市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是对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12335”总体部署的丰富、完善和提升:聚焦同步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定位”,坚持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三大工作取向”,实施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五大新格局”,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达州将始终将产城融合作为城市化的最大动力,努力壮大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壮大产业强支撑,聚力打造“6+3”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着力培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服务业成为居民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功效;落实“创业四川”部署,简政放权、非禁即许,鼓励创新创业,不断增强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们将按要求执好规划之笔,绘好规划蓝图。”达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具体规划方面,他们计划将宣汉县城、开江县城纳入达州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谋划达州城市“南拓”与大竹向北联动发展,超前布局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还将建立健全乡村规划体系,提升乡村规划管理实施水平,实现乡村风貌、人居环境、设施功能的全面提升。

评论 2

  • 买哥曾业 2019-09-16

    加油

  • 518196 2019-09-01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