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创业 八旬院士感叹创业比科研更难|70年70人·科技③

封面新闻 2019-08-28 01:15 35505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当记者问他,创业和科研哪个更难,赵淳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创业比科研更难。科研的确很难,我们一个项目往往研究十年二十年,制造100台产品有一台成功,就可以鉴定、可以报奖,就是成功;但是如果搞创业,100台产品里有一台不行,就算是失败。”

在实现超声电机的登月梦之后,他还有一个“产业梦”要圆,超声电机在家用电器、医疗、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潜力极大,“这么好的东西,要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

八旬院士赵淳生如今已是第四次创业   图片来源:中国开发区创新发展大会

从2002年起,赵淳生开始转让专利和样机,相继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但都由于技术难度太大而宣告失败;2008年,他的团队和投资人合办了江苏连云港春生超声电机有限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2011 年,当南京市科研“九条”政策出台以后,他立即响应市政府的号召,自筹100 多万元资金,在南京市建邺区注册了“南京万玛超声电机有限公司”,还是以失败告终;2012年,他又在南京市六合区政府的支持下,在万玛公司的基础上注册了“江苏丰科超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仍旧以失败告终。

从春生到万玛,从万玛再到丰科,一连三次办公司推动超声电机产业化失败的经历并没能让赵淳生停下脚步。

2017年1月,南航依托现有人力,在南京江宁区注册了“南京航大超控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完全采取新的模式运作,研究所负责研发,解决深层技术的问题;生产方面借助社会力量完成;超控公司则负责装配、测试等关键环节,以及少量新型样机研发。对于第四次创业,赵淳生说,他吸取了前三次创业的教训,“这家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我们所里有23人参加,有人1万有人2万,我多一点我花了100多万。学校占18%的股权。这样大家都是老板,积极性高一点。”

这是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的一次新探索,也标志着赵淳生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中国超声电机产业化的春天”。

“创业这块硬骨头比创新还要难啃,但我同样会坚持不懈啃下去,因为我们国家太需要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人才了。我是科学家又是一名老党员,我责无旁贷。”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赵淳生仍然在创业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超声电机的“中国梦”。

相关阅读:

中国超声电机开创者赵淳生:为“嫦娥”按快门,让人类第一次看清月亮的背

两度患癌 科研狂人“九死一生”研制出超声电机

记者手记:“不要命”的院士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