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陈德琴:严苛的父亲

封面新闻 2019-08-27 11:57 34753

陈德琴(大竹)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哮喘病去世了。在我少有的记忆中,父亲严苛的教育和对品行的严格要求尤让我记忆深刻。

父亲通笔墨,还跟祖辈习过医,在左邻右舍中算是一个“秀才”,乡亲们都称父亲为陈先生。

我们兄妹4人,哥哥是独苗。在我稍有记忆的1970年代末期,哥哥就离家到很远的中学去上学了。他成绩很好,母亲很宠他,寒暑假回家,母亲也从不叫他干活,还经常跟我们说,哥哥是家里的独苗,以后是要考大学的。

因此,我们姐妹仨就自觉打猪草、放牛、做饭,习以为常地认为那些活就该我们女孩子干。为此,父亲常常跟母亲争吵,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根柴要烧,一个儿要教”。

哥哥在母亲的偏爱下“茁壮成长”。终于有一天,哥哥背着书包从学校回来了。父亲问哥哥是不是在学校犯了错误?哥哥死活不肯说。第二天一早,父亲步行4小时到学校去问了个究竟。

原来,哥哥在班上用另一种笔迹编了一封堂兄从县城师范学校寄来的信,说县城书店有一种极好的学习资料可帮忙购买。同学们给了钱后,左等右等却不见资料寄来,他又自圆其说是堂兄骗了他。同学们一气之下上告老师,一查,原来是一场自编自导的骗局。学校觉得他品行不端,于是把他“请”回了家。

父亲在堂屋的神龛前铺上炭渣,叫哥哥跪在上面反省。父亲坚持要罚哥哥跪三天三夜,且不准吃饭。母亲知道哥哥犯了大错,不敢明着袒护哥哥,就端着饭一边佯装骂哥哥,一边数落父亲,顺势把哥哥从炭渣上拉起来吃饭。气喘吁吁的父亲青筋暴露,颤抖着手指着母亲说:“你要害死你儿!”不识字的母亲也许至今都不明白,她不也在教育儿子吗?

父亲气急败坏地打碎了母亲端给哥哥的饭碗,搬张凳子坐在哥哥面前守着他。一天一夜间,父子俩粒米未进;两天两夜时,哥哥坚持不住了。看父亲决绝的样子,哥哥终于知道自己错了。母亲拿了纸笔,叫哥哥写下保证书才得以起来。从此,哥哥再没犯过错。

一个夏天的中午,二姐躺在凉床上扇着扇子午睡。我请求二姐跟我换一把扇子,二姐死活不肯。趁二姐不注意时我一把把扇子抢了过来。二姐爬起来就抢。抢夺之中扇子被扯烂了,二姐呜呜地哭着向父亲告状。

父亲用他虚弱的声音扯着嗓子跟我说:“跟你二姐道个歉,我就饶了你;如果不道歉,今天非打你不可。”我大声地回应道:“你们不是说大的要让着小的吗?为什么二姐就不能让着我把扇子给我呢?”

父亲说:“她没让你,她有错;可是你不该硬抢;如果到了社会上,你想要什么,别人不给,你也去抢呀?”我没有理会父亲的大道理,也委屈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傍晚时分,我估摸着父亲已经忘了这事,就跟着母亲一起回家。可一进家门,父亲就厉声对我说:“过来!”然后关上门,拉着我的手板就用竹条狠狠地打。打完后,依然不忘地说:“一个人没有好的品行还是人吗?”

父亲的竹条就那样简单、直接、粗暴地打在了我的手板上,也深深地烙入了我的脑海。尽管我对“品行”的真正含义不甚明白,但我知道,父亲肯定是很生气了,我肯定也是做错了!

后来,我离开家到外面求学。渐渐地,我知道了品行是什么。如今,我身为人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常常跟他们说:“做人一定要有好的品行,要能明辨是非、知道对错,要诚实守信、善待他人,要心存敬畏、知恩图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父亲那近乎“家暴”的教育方式里,蕴藏着他严苛的父爱;那些不近人情的话语,实则是他短暂人生中的大智慧;他用残酷的教育方式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品行的人,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时光”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2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