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记》作品研讨会 阿来揭秘十年酝酿生命颂词

封面新闻 2019-08-17 07:14 35279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摄影报道

8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阿来《云中记》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向宝云,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以及罗伟章、熊莺、蒋蓝、卢一萍、杨华、陈思广、艾莲等作家与评论家齐聚一堂,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诗性写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说道,他认为《云中记》虽然是一部关于地震的缅怀性、致敬性作品,但可贵的是,小说探讨了自然万物、生命与人性、人类面对苦难时与亲人,与消逝空间的思考与反思。小说借阿巴这位主角,展现了对生命的死亡与尊重。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从《云中记》的书写风格中,提出“神性写实主义"概念。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认为研讨会开得非常有意义。

创作《云中记》 : 阿来酝酿了十年

《云中记》是阿来藏区乡村三部曲中最写实的一部,十年沉淀,一朝终成文字。阿来写得慎重,写得虔诚,这是一本并没有刻意准备素材,却又酝酿积累了十年的小说。

《云中记》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例如带领大家向前创造新生活的青年干部任钦,活在一百年前的谢巴一家,地震中失去一条腿的跳舞姑娘央金等等,每一个生命都勇敢而美丽,闪现出人性本质上的美好和温暖。文学评论家、作家李敬泽曾这样评论《云中记》,“阿来按下云头,写了人的世界。人有大有小,但终究都是人,承受着与我们内容相同、但前提和节奏不同的现代历史。画神容易,画人难。”

研讨《云中记》: 一部生命的颂词

川内作家与评论家们畅谈了对《云中记》的看法,非常深刻。罗伟章觉得:“《云中记》与《尘埃落定》形成遥远而美妙的呼应,尽管这是一部立足于灾难的小说,全篇却低徊着生命的诗意。把一个灾难的故事写成一部生命的颂词,是非常独特的文本。”

2018年四川省作协举行“名家看九寨沟”笔会期间,阿来发言:“汶川大地震10年过去了,面对车载斗量的地震文学,我们可能记不住任何一篇。原因很复杂,更多的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作家没有面对灾难的能力,不具备直面灾难的洞察勇气。”蒋蓝当时就推测,阿来多半在悄悄写作这一题材,正是这部《云中记》。蒋蓝认为:“阿来历来提倡,作家要追求有难度的写作,读者更向往有难度的阅读。《云中记》的文体明显比《尘埃落定》更为收敛更为节制,但更有力量,有鹰翅一般硬语盘空的大力。”

卢一萍说:“阿来是悲悯的,人道主义的。《云中记》是一曲关于生的尊严和死的尊严的颂歌。弥漫于书中的哀伤是让人默然泪下的,隐含在文字里的大悲大恸是令人悲欣交集的。所以,这些文字最终都化为光,化为了照见我们内心晦暗角落的光。”

剖析《云中记》  :具有《安魂曲》的气质

研讨会最后,《云中记》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讲述了《云中记》酝酿十年之久的心路历程。

2008年5月12日,阿来坐在家中写长篇小说《格萨尔王》。他正在古代神话世界中徜徉。时间来到‪下午2时28分‬,世界开始摇晃。他抬头看见窗外的群楼摇摇摆摆,吱嗄作响,一些缝隙中还喷吐出股股尘烟。其后,阿来的三妹与同一个大巴车里的人们在震中奇迹般地毫发无伤,阿来在灾区亲睹那些苦难,和麦家等作家齐心协力捐款……但这都并未触动阿来创作这一题材的想法。

“因为地震发生后,我多次自驾去受灾现场,面对巨大的创痛,我觉得我说不出什么话来,说什么也表达不了我的心情。有一天夜晚在灾区,打开车的天窗看到满天星星,那时候我觉得只有莫扎特的《安魂曲》适合代表我的心情。我用车载CD在现场一遍一遍播放。外面有老百姓缓缓走过来。我以为我放音乐,他们要打我。结果他们也在默默地听,有人在默默地抽烟。等曲子结束,他们又散去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对活着的人有一种洗礼……”此后,又经历了玉树地震,经历了芦山地震……这十年,虽然写了很多本书,但关于这个题材的创作想法,仿佛有个封印,阿来始终不曾触碰。

他想:我们能不能有一种更庄重、更具尊严、对生命本质有更深入认知与领会的表达?“如果我写地震,必须从这一方面入手,具有《安魂曲》那样的气质。”

2018年5月12日。阿来坐在家中同一个书桌前写作。当城中传来致哀的号笛,在长长的嘶鸣声中, 阿来忽然泪流满面。过往十年中,他看见的一切——人类的痛苦,自己的经历,都从他的眼前重现。半小时后,阿来关闭正写到一半的作品文档,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汶川地震后他内心一直想写,但一直不太敢写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了。这就是长篇小说:《云中记》。

写作过程中,阿来一遍遍地在书房播放莫扎特的《安魂曲》,夫人抗议:“再放我就要抑郁了!我要放《欢乐颂》!”阿来说:“你放《欢乐颂》,老子要完蛋!”最后两人想了个折衷的办法,阿来写作间隙去小区散步休息1个小时。

《云中记》的结构与古典音乐的韵律是息息相关的,而阿巴抚慰鬼魂这个伏笔跟莫扎特的《安魂曲》有种对位关系,对读者内心也有极大的抚慰作用。

评论 3

  • 北海之滨 2019-08-18

    十年磨一剑!

  • 篷筆居士 2019-08-17

    不错的作品了

  • 梦鸽 2019-08-17

    探讨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