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 洛水河畔的李冰塑像

封面新闻 2019-08-13 10:38 32800

蒋延珍

前不久,什邡金堂等地文友汇聚马祖故里,感受乡村振兴与文旅结合在章山洛水发生的新变化。

手机导航,很快到了马祖镇马祖村,唐代禅宗八祖马道一的故里。马祖镇旧名兴隆场、两路口,1951年置兴隆乡,1960年改称两路口公社,2005年更名为马祖镇,因纪念唐代佛教名人马祖而得名马祖镇。

马祖年少时于什邡罗汉寺出家,在江西得道并终成一代佛教大师。圆寂后被唐宪宗追封为大寂禅师,其禅宗思想简洁敏锐自成体系,易于实践而个性鲜明。他是与司马相如、李白、苏轼一道深远影响四川文化形态的人。

来到马祖故里的荷塘,一大片粉色黄色睡莲花竞相开放,细柳随风揺曳,美女们三三两两追逐在这水乡荷塘,摆弄着千姿百态,忘情地与此处独有的蓝色、红色蜻蜓媲美,在亭台楼阁九曲廊桥处放歌,宛若梦里江南。马祖书院里那一曲曲优雅的弹奏和朗朗书声传来,文风习习在荷塘上空幽幽渲染。荷塘另一边,一块巨石倒放于大道旁边,书曰:“马祖故里”,却让我们想了好一阵它为何倒放的缘由。

喝着淡香的禅菊,听人介绍马祖故里人们的生活,磨砖成镜、拈花微笑的禅宗精神,激励着新农村打造的幸福向马祖镇人频频招手。走进马祖百草园,百花盛开,眼前却恍惚看到秋天“采菊东篱下”采得百果香的盛景,马祖文化节隆重召开时,呼朋引伴相邀再来。

下午,我们寻觅李冰导洛遗址。李冰的高大塑像立在洛河边塑像,一旁书写着:深淘滩,低作堰及相关事迹。来到高景关,两岸高峰耸峙,河床开阔,绿草满坡,我们在深尺许的草丛里斜躺留影,欢声笑语飞跃林梢,俨然一群老顽童。在树上支个吊床,举目遥看河畔风光,湿润清新的河风悠悠送爽。

传说当年李冰一斧头劈开了合在一起的章山,形成高耸的大包顶山,还有略矮点的象鼻山,中间开凿出了这条洛水河。文献资料介绍,当时,炎炎烈日下,民工们面对拦路虎即众多的青石(俗称癞巴石)一筹莫展,他们疲惫不堪。这青石可不是一般的石头,硬度特高,一锤再一锤下去,竟纹丝不动,手锤錾子钢钎拿它没法。打一锤,相当于在青石上挠痒痒,一点碎屑都敲不下来。

人们顶着烈日劳而无功,十分着急,李冰让大伙先在阴凉处歇息,他另想办法。晚上,李冰翻开一堆竹简,反复查找,最终在一卷竹简的小字处找到一条妙计。第二天,他让大伙在青石周围架上大柴,点燃大火猛烧青石,熊熊烈火燃烧多时,然后对着石头猛泼冷水,烟雾过后,再烧再浇,反复数次,坚硬的巨石,用铁锤一敲,纷纷开裂。所以,洛水和对面绵竹金花云盖村民又叫高景关为火烧堰。

李冰完成了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后,又治理了青衣江,石亭江和什邡洛水。只可惜就在洛水开通时,李冰由于积劳成疾,病逝于洛水河畔。他一生对蜀国水利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洛水人民就修建了川主庙、大王庙,永远纪念李冰的功绩,世代怀念这位伟大的水利专家。

洛水潺潺流进金堂并汇入沱江,让子孙后代享受到李冰带给整个蜀国的浩淼恩泽。穿过历史尘封的烟云,大浪淘沙,为民造福的李冰将为子孙后代永远记之,泽被后世,如千里沱江汩汩滔滔川流不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